三人來到一個叫好又來的小餐館,找了一張僻靜的桌子,劉思宇讓陳文山和王誌玲先落座,然後才拉開椅子坐下,一個長得不錯的服務員拿著小本子走了過來,劉思宇接過菜譜,遞給王誌玲,口裏說道:“王姐,你來點菜。”
王誌玲也不客氣,接過看了一下,點了兩樣菜,就遞了回來,劉思宇又讓陳文山點菜,陳文山大大咧咧地說道:“劉老弟,你隨便點幾個就行了,反正我們隻有三個人。”
劉思宇不好再說什麼,隻好拿過本子,又點了幾樣,才交給服務員。同時說道:“拿一瓶五糧液來。”喊完酒,才想起問王誌玲是喝酒還是喝飲料,王誌玲隨口讓服務員拿一筒飲料來。
服務員把酒菜端來後,劉思宇倒了兩杯酒,一杯遞到陳文山麵前,又把飲料遞到王誌玲手裏,這才端起杯子,望著陳文山和王誌玲說道:“陳哥,王姐,你們是領導,工作經驗比我豐富,我敬二位一杯,還請二位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多多關照。”
陳文山看到劉思宇一臉真誠,對自己和王誌玲很是尊重,心裏對這個比自己小了近八歲的年輕人多了幾分好感,雖然現在還不知道劉思宇是什麼來路,不過能得到這次培訓班的入學通知,可以猜想到此人背後肯定有大人物力挺,心裏也成了結交的念頭。
“劉老弟,從今以後,我們就是同學了,有什麼事,說一聲,當哥子的就算不能辦到,跑跑腿還是沒有問題的。”陳文山坦誠地笑道。說完,一口把杯子裏的酒喝下。
這話雖然平淡,其實卻有深意,劉思宇卻明白了陳文山的心思,敢情他已猜到自己後麵應該有人,看來,自己和這些官場老油子比起來,還真是嫩得多,隻是從自己以一個正科級的身份,參加這次培訓,就讓陳文山猜到了其中的關節,從而屈尊相交。
王誌玲則秀目閃動,打量著劉思宇,也笑著舉起飲料,和劉思宇碰了一下,櫻唇微啟:“劉鄉長,以後還請多多關照姐姐。”
“王姐客氣了,應該是姐姐關心我才是。”劉思宇喝下一杯後,忙謙虛地說道。
後來三人邊喝邊聊著一些官場上的趣事,其實也不免談了一起官場經驗,倒讓劉思宇收獲不小。
這黨校培訓,除了提高學員的政治素養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用途,就是讓這些學員在學習中廣交朋友,聚集人脈,尤其是後麵這一條,更是很多學員來參訓的主要目的。
三人正聊得起勁,劉思宇包裏的手機響了起來,他拿起一看,卻是曾珂雅打來的,她在電話中詢問劉思宇的入學手續辦好沒有,如果辦好了,晚上請他和柳瑜佳到家裏吃飯。
劉思宇忙告訴三嫂,事情已經辦好,現在正和兩個同學在外麵吃飯,晚上一定準時到。
掛斷電話,劉思宇看到陳文山和王誌玲正好奇地望著自己,就笑著解釋道:“我的一個親戚,叫我晚上去吃晚飯,看來晚上我不能和你們一起吃了。”
陳文山剛才聽劉思宇說話的口氣,知道打電話來的人一定非富即貴,不然劉思宇用不著那樣尊敬和熱情,聽到劉思宇說是親戚,卻並沒有詳細說明,當然也不好細問,隻是笑著說:“晚上你放心去吧,正好我也要去看望一個朋友。”
王誌玲也跟著說晚上有一個姐妹早約了她。
吃過飯後,知道陳文山和王誌玲都要回黨校休息,劉思宇把二人送回黨校,就想去看一下羅小梅,上次讓郭易幫著找的門麵已租了下來,羅小梅正在找人裝修。
到了位於興長路的門麵上,看到幾個工人正在做門麵的吊牌,這是兩間打通的門麵,有七八十個平方,在郭易的幫助下,羅小梅簽下了10年的租用合同,按照劉思宇和羅小梅商量的結果,決定在這裏開一家法國一個知名時裝品牌的專賣店,直接從香港進貨,劉思宇托香港的一個朋友拿下了在平西的獨家代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