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調命下了(1 / 2)

為了完成結業論文,劉思宇隻在黑河鄉住了一夜,就趕回了平西,為了查閱資料方便,他幹脆住進了柳瑜佳在平西大學的家裏,自從大學畢業以後,劉思宇動筆寫文章的時候就少了,這當鄉長一年多來,又忙著一些具體的事,所以這理論方麵的東西,倒是很久沒有摸過,這次到省黨校培訓,算是好好加強了一下理論學習,他自我感覺其理論水平提高不少。

這次為了完成結業論文,他準備選鄉鎮企業的現狀和未來作為題目,他選這個題目,是有感於黑河鄉在幾年前所辦的鄉鎮企業,除了一個磚廠還不錯外,其餘的不是早已資不抵債,就是半死不活的,非但沒有給鄉政府帶來收益,還給鄉政府落了一屁股的債,弄得有時為了躲避銀行的人,還不時玩玩捉迷藏的遊戲。

這次到南方,他專門考察了那裏的鄉鎮企業的情況,發現那邊的鄉鎮企業大多已經轉型,不是變賣,就是成了股份製企業,還由政府經營的基本沒有了,那裏的鄉鎮級機關,自然也沒有了這些煩心事了。在回來的路上,他就在思考鄉裏的企業的出路在哪裏。

柳瑜佳看到劉思宇來了,自然是內心歡喜,她拉著劉思宇開車到農貿市場買了菜肉魚之類,回到家裏,照著菜譜在廚房裏忙個不停,劉思宇倚在門口,看著她忙碌的樣子,心裏甜甜的,忍不住走上去,摟住了柳瑜佳的細腰,感受著她腰間的柔軟和溫熱,柳瑜佳停住了手上的動作,把頭靠在劉思宇的肩上,享受著這份溫馨,突然聞到鍋裏有了焦味,柳瑜佳猛然醒悟過來,呀的一聲,把劉思宇推開,嬌嗔道:“都怪你,鍋裏都糊了。”

劉思宇放開摟著柳瑜佳的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鍋端下來,幸好糊得不很嚴重。

晚上,兩人坐在一張小桌邊,吃著柳瑜佳做的飯菜,除了糊了的那個菜外被倒了外,柳瑜佳做的菜還不錯,劉思宇邊吃邊誇獎,柳瑜佳看著劉思宇吃得起勁,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有柳瑜佳的幫忙,劉思宇很快完成了論文的初稿,在柳瑜佳的建議下,劉思宇把題目確定為:論鄉鎮企業的現狀和發展。

回到黨校,劉思宇把論文交了上去,這時陳文山他們也到了,大家自免不了又聚了一回。

結業典禮上,省委組織部長文傑作了重要講話,他要求學員回到單位,一定要繼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踏實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不過,這優秀學員,賓州的三個人都沒有評上,下午回到賓州,到市委組織部彙報學習情況時,弄得三個人都不好意思,還好,組織部長謝國成安慰了幾句,讓他們這才釋懷。

其實,這批學員中,隻有三人被評為優秀學員,分別是蘇勇先、謝俊鋒和彭永中。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這三個人背後都不簡單,其實這黨校評優秀學員,除了自身各方麵要表現出眾以外,還要比各人背後的實力。

離開組織部,王誌玲作東,三人到賓州的一家酒店小聚了一會,這三個月的培訓生活,三人的關係變得十分密切,特別是王誌玲,似乎天生就有搞外交的才能,硬是讓劉思宇把這個玲姐叫得利索無比。

“思宇,誌玲,我陳文山能和二位成為同學,是上輩子修來的福份,在這裏,我敬二位一杯,祝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陳文山看著劉思宇和王誌玲,真誠地說道。

他這個副縣長,在安南縣排名比較靠後,是一個沒有入常的副縣長,這次,好不容易搭上了市委宣傳部長的線,弄到了到省黨校培訓的名額,指望這次回來,爭取進一步,掛一個常委,那樣在縣裏的話語權也能增加不少不是?

對於王誌玲這個漂亮的市旅遊局副局長,陳文山不知道底細,隻是聽說和餘偉強的關係不錯,至於是什麼關係,他就不知道了,社會上有人說她和餘偉強有一腿,不過,從這三個月的接觸來看,又似乎不像,這王誌玲表麵上好像對所有人都熱情,但卻從不出格。

不過不管怎樣,如果這王誌玲能替自己在餘偉強麵前說上幾句好話,對自己的進步就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他對王誌玲的態度自然是十分的熱情。

至於劉思宇,他在省城就知道他不簡單,不過這劉思宇,雖然年紀不大,但口風很緊,自己和他相處了三個月,關係也不可謂不好,但還是沒有搞明白,他的背後有哪個大人物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