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到嶺北縣調研
感謝書友老鼠的月票,石板路真的感到汗顏,辛苦碼字一個月,這還是這個月的第一張月票。
“思宇啊,關於那個特種鋼集團的事,部裏已把方案呈報上去了,你們山南市被列為備選地址,現在隻等軍委最後敲定,估計還有一些時間,有什麼消息,我給你打電話。”費清鬆在電話裏對劉思宇說道。
“大哥,謝謝你,我知道你為了我們山南市,已經盡力了,我準備明天就回市裏去,市裏還有一大堆的工作等著我呢,大哥,有空到山南市來走走。”劉思宇知道這樣大的事,光是總後,應該是無法確定下來的,還得軍委的幾個大佬來定奪,總後隻是準備方案。
不過這準備方案,裏麵的道道就多了,如果在上報的方案裏,山南市連備選的資格都沒有,那這個項目能落到山南市的希望,幾乎為零。所以,劉思宇所說的感激,倒是十分的出自內心。
“你我之間,就不必客套了,你回去好好工作吧,有機會我會來走走的。”費清鬆掛斷了電話。
既然在燕京也沒有什麼事要辦了,葉煥鋒聽到劉思宇說這個項目隻等上麵敲定,知道在這裏也做了不什麼了,就帶著劉思宇和劉小娟回到了山南市。
企業改製辦公室已把下麵區縣的試點企業方案準備好了,隻等企業改製領導小組討論後,在常委會上過一下,就開始著手實施。
劉思宇把這些區縣送上來的材料,仔細看了一遍,不過這些企業的方案,除了五家企業的方案比較可行外,其實的六家企業的方案,就有點問題,在這報告中,他們提出對這企業進行拍賣,然後用拍賣的錢來對職工進行安置,不過劉思宇把他們的資產清理報表拿來算了一下,發現這些企業早已資不抵債,也就是說,如果進行拍賣,先不說能不能找到買家,就算找到買家,也賣不了多少錢,這點錢,根本不夠支付職工的養老金和買斷工齡的支出,那這巨大的窟隆,還不得由財政來貼,而區縣的財政,除了劍橋區財政富裕以外,其餘的縣上,基本都是財政拮據,想讓他們拿出這大筆錢來,簡直是不可能的,到時還不都是向市裏要。
劉思宇點了一支煙,邊抽邊在腦子裏想了幾轉,想到這段時間,紅光機械廠的事也不急於一時,就決定親自到這幾家企業走走,看有沒有其他辦法解決這幾個企業的問題。
劉思宇在電話裏給陳遠華談了自己的看法,並說準備帶幾個人到下麵企業去實地陳遠華聽到劉思宇說這五家企業的改製方案過於簡單,就同意了劉思宇的要求,讓他下去一定多走走多定要幫他們搞一個切實可行的改製方案出來。
劉思宇叫上企業辦二組的歐清林和陳亮,來到了嶺北縣,這個縣有一個氮肥廠,前兩年效益不錯,可是隨著山南市天原化工公司大力生產各種化肥,導致這家氮肥廠的每況愈下,最後到了倒閉的地步,這家氮肥廠有職工近兩百人,是一個不算大的廠,但由於這個廠放不出工資,這些工人麵臨失業的危險,就聚集起來,跑到縣政府請願,要求縣政府擺免廠長宋開明,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理由,顧順凱到嶺北縣後,就曾兩次被這批工人堵在大樓裏,他把分管工業的副縣長石長青叫來狠狠地批了一頓,讓他一定要想法解決這氮肥廠的事,可是這氮肥廠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不足,生產工藝老化,再加上工廠領導層觀念守舊,不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麵對這一大堆的問題,石長青是一籌莫展,這次市裏讓縣裏報一家企業進行改製,這氮肥廠自然就被縣委選中,石長青讓手下擬了一個方案,報到了市裏。
為了這個氮肥廠的事,石長青還打了兩次電話給黨校的同學劉思宇,請他幫著想想辦法,可是劉思宇因為要忙紅光機械廠的事,這事就拖了下來。
這次劉思宇首先選擇到嶺北縣調查,一是因為他覺得嶺北縣政府報上來的改製方案有點問題,再則也是想順帶幫石長青一把,畢竟石長青在省黨校的時候,和自己關係不錯。
聽到市政府辦公廳通知說劉副秘書長要到嶺北縣來調研,顧順凱親自帶著石長青和政府辦主任王紅光在縣政府大院門口迎接,劉思宇下車後,先和顧順凱親熱地握了握了兩句客套話,這才和石長青握了一下,石長青看到劉思宇,臉上自然就有了幾分激動,當然王紅光,看到劉思宇把手伸過來,忙小跑著過去握住。
幾人邊走邊談,進了嶺北縣政府的小會議室,因為劉思宇事前已讓辦公室通知了嶺北縣政府辦,說了此行的目的,所以,與氮肥廠改製有關的一幹領導都在會議室裏等候,看到顧縣長和一個很有派頭的年輕人走了進來,走在前麵的王紅光就激動地鼓起掌來,說道:“歡迎劉秘書長前來檢查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