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孫玉霞說起這件事,劉思宇陷入了沉思,這三家原屬部委直管的企業,因為中央的政策原因,劃給地方,是在劉思宇去黨校學習以前就定下來的事,隻是這企業真正交到政府手中,卻是劉思宇到黨校以後,所以劉思宇對這幾家企業,並不了解,隻是知道這機電公司,其實就是一個生產電機的企業,十多年前,其效益還是不錯的,隻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在計劃經濟時代建成的企業,自然就有點落伍了,到了後來,基本陷入破產的境地,這幾家企業的車間基本都停產了,當然這些工人的工資什麼的,有拖欠現象,那是情理之中的事。
“孫記,明天我看一下政府的改製方案。”劉思宇說了一句,就把這事放在一邊,反而安慰孫玉霞,工作受點委屈,沒有什麼的等等。
第二天,劉思宇到自己的辦公室,不一會,孫玉霞的秘唐會就送來了市政府常務會通過的那份關於這幾家企業改製的方案以及相關資料,劉思宇的工作,現在省裏還沒有明確,他自然也不會去真正插手政府的工作,而是讓孫玉霞去放手處理,不然的話,這些手下還真不知道有事的時候,該找誰的。
孫玉霞到了市政府這邊,她並沒有占用劉思宇的市長辦公室,而是讓政府辦另外替她安排了一間辦公室。
劉思宇拿著那份方案,直接回到家裏,並沒有在辦公室多呆,他今天到辦公室去,除了拿這份方案外,還有一個事,就是安排小曾和小吳的事,這小吳,雖然隻跟了自己幾個月的時間,但也得給他安排一下,於是,他跟胡建國商量了一下,決定把小吳調到濱海區的一個局裏,去任一個副局長,算是適當提拔,至於小曾這個司機,劉思宇決定還是把他安排到交警隊去工作,反正這公安局長是徐德光,安排一個人,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孫玉霞知道劉思宇準備安排小曾和小吳,心裏自然沒有意見,劉思宇都在開始著手安排自己走後的事了,想來這個市長的位置,他是不會再去坐的。
看著孫玉霞送來的這份方案,劉思宇還是皺起了眉頭,在這份方案中,政府的意思,是按照對市裏的國有企業改製的思路來進行,隻是這事不知道孫玉霞是如何考慮的,她竟然決定自己親自負責,而韓代能這次隻是協助。
劉思宇知道孫玉霞肯定是急於幹出一些成績出來,不過她沒有考慮清楚,這幾家企業,原來都是部屬企業,裏麵的情況,自然比那些市屬企業複雜得多,而且這次她還把韓代能這位輕車熟路的老手變成了助手,吳獻中記把這事壓下來,也是情有可原了。
當然,這裏麵還有沒有深層次的原因,劉思宇現在並不知道,所以不好判斷,不過,吳獻中記把這事壓下來,然後又借職工訪的事,敲打孫玉霞,裏麵肯定有對孫玉霞不滿,刻意為難的意思。
在家裏想了想,劉思宇跟韓代能打了一個電話,叫他到自己家裏來一趟,自己想了解一下機電公司的事。
韓代能副市長接到劉思宇的電話,二話沒說,就直接趕到劉思宇在市委的家裏。
韓代能坐下後,劉思宇丟了一支煙給韓代能,又替他了一杯黑河春露,然後才問起機電公司的事,韓代能知道孫副市長肯定和劉市長說過這事,所以也不隱瞞,把情況詳細說了一遍,果然,這機電公司移交的淨資產,還不到一千萬,而這機電公司的工人什麼的,卻有即近三千人,是這三個企業中最大的一個。
按市政府研究的方案,是準備對這個機電公司實行股份製,除了淨資產一千萬以外,富連市財政準備再投入兩千萬資金,控股百分之三十,其餘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準備通過引資的形式來籌集。
聽了韓代能所說,劉思宇又看了一下方案和資料,說道:“韓副市長,這機電公司現在還欠工人工資即近兩千萬,也就是說,市財政就算拿出兩千萬來,也隻夠補發工人的工資,那流動資金和技改資金什麼的,還得通過引資的形式來完成,不知道你們有合作的對像沒有?”
機電公司改製後,需要向社會引資七千萬,這可不是小數目,而且這機電公司的生產技術和產品是否適應市場的需要,有沒有市場等等,都沒有詳細的調查報告,人家憑什麼來投資?
“劉市長,當時孫市長的意思,認為這事不能久拖,而我市在企業改製方麵,有現成的經驗,所以在市政府的常務會議,這事很快就被定了下來,至於有合作意向的企業,現在還沒有幾家。”韓代能老實地說道,不過那臉的表情,卻並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