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對你下手的那兩個外地人。”老板說。
譚公子對身邊的排長說:“找,一定要給我找出他倆來。我要將他們千刀萬剮。”
排長說:“譚公子,江陰城太大,我這幾十號的人,哪裏找的到他們。”
譚公子發火了:“那你就去找我姐夫,讓他派一個連,不,一個營,不,一個團的人出來。一千人給我找,一定要將那兩人找出來。”
排長走了後,譚公子想了想說:“我還是給我姐打個電話。讓她同我姐夫說。”
原來,炮旅的旅長,來了江陰後,看上了江陰的大富家譚家的小女兒。花了不小的代價,旅長終於娶上了小他二十歲的譚大小姐。但是,他也被譚大小姐給套上了,成為了有名的“爬耳朵”。
曹寧與井上五郎,找到了一個地方,化了裝。
當他們再出現時,已經沒有人能認出他們來。
兩個人看到了街上越來越多的兵,不禁點了點頭。
炮旅有兩個團,一個團駐在離旅部十裏外的地方。在旅部的,有一個團。
看到了街上,曹寧說:“應該出來了一個團。”
井上五郎點頭:“留在炮旅旅部的人,應該不會超過三百人。警衛連,其他的就是文職的了。”
曹寧說:“那就好!我們行動吧。”
兩個人上了車,開著車子離開了江陰。
由於井上五郎穿的是日軍軍服,沒有一個人敢攔他們。
汽車出了城五裏後,看到了張國立他們。
“隊伍到了地方沒有?”曹寧問。
“到了!不但我們的人到了,山本太君也帶了一個小隊的人來了。”
井上五郎的一個小隊,加上山本的一個小隊,還有曹寧的特工處的人,一起有快兩百的人。
“走!我們行動!”
曹寧讓大家全部化了裝。張國立他們都穿的是日軍軍服。
而山本石竹也是化了裝,沒有人能認出他就是駐江陰炮台的日軍大隊長。
江陰炮旅的旅長,正在會議室內召開會議。
參加會議的是團以上的軍官。
他們正在商量著,如何分配今年一年,江陰碼頭的收益。
由於日本人製定了幾級物資控製的軍令。所以,一些嚴控的物資,如何從江南運到江北,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沿途的幾大港口城,比如鎮江,都是由日本人控製,所以,物資走私困難。因為日本人不講理,罰什麼錢,直接沒收多方便。弄不好,連人已收進監獄中,拿錢來贖人。
所以,一些由和平軍控製的中小港口,便成了商人們的首選。
而在這些城市中,江陰是最好的一個點。
這裏過江的貨,可以去揚州,也可以去泰州,更可以去南通。
所以,在國軍駐紮在這裏時,炮台一直都是一個油水很大的單位。國軍逃了,和平軍來了。新的炮旅便成了這個油水的油桶。
去年,炮旅的總收入是十萬大洋。上繳了八萬後,炮旅留存了兩萬大洋。
但是今年,他們的膽子大了,所以放的貨多了。今年的收入達到了十三萬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