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曹寧便去了七十六號。
井上五郎也在那兒,等著接手的人。
九點鍾,岩井公館的人到了,領頭的是一個課長。
對於岩井公館派出一個課長來交接,井上五郎非常不高興。
那個課長也就少佐軍銜。
所以,井上五郎讓一個小隊長去與對方辦交接。
對方也感到不高興,但是,井上五郎是吉川的紅人,他也隻能放低身子與那個日軍小隊長去辦手續。
其實手續也很簡單,就是對著檔案點人頭。
一共有一百二十個人。
原本有兩千人,給井上五郎放掉了近兩千人。
井上五郎指著檔案室說:“被放走的人的資料就在那裏,你們要是認為有問題,自己去看。”
隨後,井上五郎帶著曹寧,撤走了七十六號中的所有憲兵司令部的人和特工處的人。
曹寧在離開時,看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原來七十六號的人,他知道事情不簡單。
“什麼事?”井上五郎問。
“看到了原來七十六號的一個人,好象是七十六號的一個處長,看來,岩井公館與七十六號聯手了。”
“原來是這回事!汪精衛與梅機衛與岩井公館關係較好,這應該是汪精衛讓岩井公館將七十六號的地盤給拿回來。”
“應該是這樣,今後又多了一個麻煩。”
井上五郎點頭:“岩井英一這個人不簡單。”
岩井英一,是個中國通,漢語流利,曾數次被派任駐渝蓉日本領事機構外交官,時任日本駐滬總領事館副總領事。
岩井英一雖然職位不很高,權柄卻很大,上海的日本和汪偽特務組織的活動經費全由他掌握核發,取得了操縱、幹預日偽特務組織的權力,而且他還有強烈的政治野心,圖謀在中國建立和擴張他自己的勢力,以此作為資本,在日本官場中攀升。
因此,岩井英一對成立和運作這一特務機關非常賣力,成立之初也確實小有斬獲,受到日本外務部門的誇獎,這讓他對這一機構更加寄予厚望。
岩井英一畢竟還有領事館的其他事情要做,不可能整天圍著“岩井公館“轉,便想尋找一名得力助手,代他具體管理和運作“岩井公館“。
這名“中國通“深知“以華製華“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收集中國情報方麵,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於是,他把選擇助手的目光投向了中國人,幾經篩選,“能幹可靠“的袁殊進入了他的視線。
袁殊有多重身份──軍統、中統、青洪幫、日偽。
但是,兩世為人的曹寧知道,袁殊是與他一樣的人。
對,袁殊的真正身份是一名貨真價實的中共地下黨員。
袁殊1911年生,湖北省蘄春縣人,幼年隨母遷上海浦東。1929年留學日本,專攻新聞學,接觸進步思想。1931年10月,年僅20歲的袁殊經潘漢年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共情報組織“中央特科“的一員。
1933年,袁殊奉派打入國民黨上海社會局長、中統頭子吳醒亞主持的特務組織“幹社“,擔任記者和外論編譯社的負責人,用合法身份為黨收集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