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後記(1 / 2)

王爾德說:我們對曆史的唯一義務是重寫它。

東晉十六國是一個及其混亂的時代。東晉退縮到長江以南,中原大地群雄迭起,戰亂頻繁,大大小小的政權不止十六個,稱王稱帝的有兩百多人。這個時代雖沒有像三國時期那樣有諸多名垂青史的將才,但也不乏個性鮮明、絕無僅有的人物,慕容衝就是其中之一。

從皇子到孌童,長大後複國稱帝,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命運多舛。史書上對他都是負麵評價,殘忍、狠毒、屠戮百姓之類,但在那種亂世,哪個豪雄手上沒有大把的人命呢?史官損他可能是因為他進攻長安,導致苻堅被害。苻堅在曆史上算得上是個英明寬仁的君主,史官偏向於他,必定會憎厭慕容衝。

慕容衝十一歲時國破家亡,被苻堅收入皇宮,與姐姐清河公主侍奉床第,寵冠後宮。這事若放到現在,苻堅絕對要被網民罵得狗血噴頭,煉銅癖的帽子戴得妥妥的。即使在性觀念開放的古代(隻是男性),也是一樁醜聞,長安城的街頭巷尾議論紛紛,編的歌謠都上了中學曆史課本。但史官們對此隱晦不言,除了晉書略有描述,資治通鑒上一句帶過。

童年的慘痛遭遇對慕容衝的心理和生理造成重創,沒有心理醫生疏導,難免性格扭曲。他聽聞淝水大敗,第一個舉起反旗,憑一人之力攻下長安,逼走苻堅,摧毀了秦帝國。

說他憑一人之力攻下長安,是因為他手下的虎狼之師由鮮卑和匈奴組成,鮮卑人想回東北老家,匈奴想要燒殺搶掠。長安是塊難啃的硬骨頭,起兵反叛的豪強沒有人敢來與苻堅正麵對抗。長安保衛戰打了將近一年,死傷無數,中原第一城城池堅固,從外麵根本攻不下來,隻能圍困,等待裏麵彈盡糧絕。慕容衝若沒有鐵腕手段控製住軍隊,那些鮮卑人早就跑回老家,匈奴人也要到別地方搶東西去了。

如果慕容衝沒有被迫入宮,那麼他的心裏就不會有如此強烈的怨恨,或許他就會回到燕國故地,去和慕容垂爭地盤,苻堅就能保住半壁江山,為秦國續命。

苻堅在城頭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敵軍,歎道:吾不用王景略、陽平公之言,使白虜敢至於此。他說錯了,他要後悔的是當年不該那樣荒淫好色。

接下來還要說一下慕容家的另外兩個傑出人物,在史書上各占有一定篇幅。

慕容令是個很倒黴的人,他是王猛所施金刀計的唯一受害者。他英年早逝(估計二十歲左右),沒有戰績,也沒來得及建功立業,資治通鑒卻有三十處提到他,詳細描寫了他的受害過程和冤屈無助,體現出司馬光對他的同情和惋惜。

慕容令是嫡長子,封為世子,就是繼承人的意思。他第一次在史書裏出現,是吳王慕容垂遭到太後可足渾氏和太傅慕容評的迫害,滿懷憂慮的時候。他提議退守龍城以自保,慕容垂接受他的建議,帶著全家出走。半路上弟弟慕容麟逃回告密,朝廷派大軍追殺,他對老爸說:太傅嫉賢妒能,人人憤恨,您不如撥給我幾個人,我回京把他殺了,然後我們規勸皇帝,整頓朝政,安定國家。(從這裏看出這人有點愣頭青,也是個狠角色。)慕容垂害怕失敗,沒有同意,一家人向西逃往秦國。

逃亡路上慕容令顯示出他超強的武力值和軍事才能,他為家人斷後,擊敗大將慕容強和吳歸,保護了全家。一起出逃的還有他的堂兄慕容楷和舅舅蘭建,應該都是能打的,但資治通鑒上沒有提到他們,好像他們一路什麼都沒幹,隻是躲在慕容令身後,受他的保護。

慕容令的顏值應該也很高,史書上記載:“堅複愛世子令及慕容楷之才,皆厚禮之,賞賜钜萬,每進見,屬目觀之。”長得帥就是硬道理,君王盯著看,看不厭,賞賜就滾滾而來。

但是王猛忌憚他們,對苻堅說:慕容垂父子譬如龍虎,非可馴之物,若借以風雲,將不可複製,不如早除之。苻堅不同意:吾方收攬英雄以清四海,奈何殺之?苻堅的格局比王猛要大,是當之無愧的君王。

王猛隻好自己想辦法,他帶兵前去攻打洛陽,借口不認識路,索要慕容令當向導,慕容垂隻能答應。臨行前,王猛又去找慕容垂喝酒,裝得像老朋友一樣,對慕容垂說:今當遠別,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慕容垂就解下腰間的佩刀送給他。這時候慕容令應該在王猛的軍隊裏,說不定已經出發了,父子沒有見麵,從此天人永隔。

王猛事先收買了慕容垂的親信金熙,到洛陽後,命金熙假裝慕容垂的使者拿著金刀前去欺騙慕容令,說吳王決定回國,讓他找機會逃跑。慕容令無法求證,糾結了一夜,第二天借口打獵,帶領侍衛離開洛陽,逃到對麵的燕軍陣營。王猛立刻上疏給天王,並派人在長安城裏散布慕容令叛逃的消息。慕容垂害怕,再度舉家出逃,逃到藍田被抓獲。苻堅在東堂召見,安撫慕容垂說:賢子心不忘本,人各有誌。但燕國將要滅亡,不是一個慕容令能夠挽救的,可惜他白白進了虎口……

在這件事上苻堅充分表現出寬宏大量的帝王風度,司馬光大加讚賞,並痛斥了王猛的小人行徑。

然而慕容垂終究失去了他的長子,心裏肯定有怨恨的吧。後來秦國淝水戰敗,他立刻叛變,趕走苻丕,建立後燕,疆域超過之前的燕國,隻是慕容寶庸碌無能,斷送了國家。倘若慕容令活著,北魏拓跋珪或許就沒那麼容易勝出。王猛費盡心機搞了這檔子陰謀,非但沒有害死慕容垂,反而壞了自己的身後名聲,還幫拓跋珪掃除了對手,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所以說人算不如天算,做人還是要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