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堯是十天後才知道的消息。
天下紛亂,各地官道都受到影響。一個月前曾旭堯帶兵南上,途中遇到兩次流民騷亂,一路斬殺來到京城外,才發現京城被亂軍包圍。這是起義造反中聲勢最浩大的一股,頭領自稱天寶將軍,懂得一些兵法謀略。為了盡早解除京城之圍,曾旭堯就在京畿重地和反賊作戰,原以為手中十萬雄兵,拿下反賊輕而易舉,沒想到兩軍交擊,亂民不畏生死,苦戰半月之久,曾旭堯麾下軍隊才占到上風。
就在最後生死一戰,廝殺整整兩日一夜不曾合過眼,最後終於將反賊打垮。曾旭堯帶著親衛在戰場中四處遊走,查找反賊頭領天寶將軍。正在他兩眼布滿紅血絲,露出疲憊的時候,忽然有人匆忙跑來,對親衛低語幾聲,曾旭堯見了,喝道:“偷偷摸摸說什麼?”
親衛抬起臉,麵色難看至極。在他催促之後張口說:“寧州也反了,侯府被破,夫人……夫人恐遭不幸。”
“什麼!”曾旭堯瞪直了眼。
見他根本不信,親衛不得不再說一遍。
曾旭堯胸口如遭重擊,身體一晃,從馬上摔倒。
親衛們衝過去扶住他,“侯爺當心身體。”
曾旭堯此刻隻想立刻調兵回頭,衝回侯府,可是理智告訴他,消息從侯府傳到京城,是早已過了好幾天的事情,他的心仿佛被人狠狠攥住,呼吸都覺得困難。一時間腦中隻剩空白,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他帶兵離開前,朱菡站在府外送他的模樣。
他還渾渾噩噩,心痛如絞,又有親衛來報。說京城城門打開,皇帝傳來旨意,讓他立刻卸甲,隻身一人入宮覲見。
侯府謀士急匆匆趕來勸阻他,“侯爺千裏奔襲,有反亂之功,功在社稷,聖上卻要侯爺立刻卸甲,還隻能一人入城,用意蹊蹺,侯爺三思啊。”
曾旭堯此刻心中根本無暇思考。親衛們把他扶到營帳中休息,聖旨也隻能暫放一放不予理會。
第二天曾旭堯決定,帶兵入城。等他進入皇宮,才發現皇帝已經病重在床,亂兵圍城,急火攻心之下,皇帝中風,早就不能正常說話。昨天的旨意,全是六皇子代發。
曾旭堯怒急,當場拔劍,要把假傳聖旨的六皇子斬殺,這時,不少朝臣全來阻攔,說皇帝中風之前,就已經宣布太子之位傳給六皇子,並有監國之權。說起來,昨天那也不算是矯旨。滿殿文武官員亂成一片,爭論不休,吵吵鬧鬧。
曾旭堯抬頭看向六皇子,兩人目光交錯,都看出對方眼中深藏的殺意。曾旭堯眼尖地發現,皇帝殿前有個宮女的模樣,像極了顧彤,他銳利的目光掃去,她趕緊躲避。
曾旭堯轉過頭去再看看六皇子,全明白了,一定是他派人去將顧彤接走。
顧彤這樣僥幸逃脫,而朱菡卻留在侯府,生死不明。曾旭堯突然心灰意冷,看著群臣冷笑不止,轉身離去。
此後,寧遠侯府自立,再也不聽從朝廷旨意,占據冀、霖、梁三洲之地。
六皇子也確實有大才,帶著群臣南下,以長江為界,偏安一隅,登基為皇。
而亂賊在北方廝殺討伐,征戰不斷,漸漸鄭軍越來越強大,吞並蠶食其餘小勢力,終於成了三分天下的最後一個,占據了北方四洲,首領的名字也被天下人所知——鄭瑉。
朱菡被鄭瑉帶走後,就跟在鄭瑉身邊,他征戰許多地方,幾乎無往不勝,漸漸從一個城占到一個洲,再到後來和曾旭堯和六皇子分庭抗禮,成為天下最有權力的人之一。
每次他要出兵,就將朱菡安排在軍營腹地的城中,重兵看守。朱菡表示不滿,他卻振振有詞,“曾旭堯那個蠢貨是怎麼把你弄丟的,我要吸取教訓。”
等局勢漸漸平穩,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形成,很少需要他親自出征,他政務再忙,也分出許多時間來陪朱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