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將軍又開始忙碌了起來,做著前往北境的準備,就連姬成慕兄弟也開始跟著忙進忙出,甚少呆在府裏了。
雖然姬老夫人有些惱怒兒子不聽她的,但是到底還是聽了兒子的勸,沒有再自作主張,即便宋家再派人來跟她接觸,她也都找了借口推脫了。
姬如歡在祖母那邊又誇了宋家三姑娘一通,並保證自己說服父親,姬老夫人便沒再拒絕跟宋家繼續接觸。
而姬如歡難得等到父親二哥回來一趟,也將這事兒細細給父親說了,姬成慕當然高興,倒是姬將軍有些猶豫。
不過見著一家子人似乎都挺滿意那個宋家姑娘,加上時間緊迫,便答應了下來。
二月二過後,他們就要出征前往北境了,姬將軍一向雷厲風行,加上宋家也有意,生怕姬家反悔,這事兒便緊鑼密鼓的張羅了起來。
等到正月二十八姬家二公子跟宋家三姑娘成親的請柬發出去時,便震驚了朝野,也震驚了整個京都。
所有人都沒想到,宋家會跟姬家聯姻,一個武將泰鬥,一個文臣之首,明明應該是水火不容的關係,卻居然神不知鬼不覺的走到了一起,完全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
這般倉促的親事,忙壞了姬府的人,青姨娘又是高興又是難過,高興兒子總算是要娶媳婦兒了,卻又難過兒子馬上就跟著父親上戰場,這一去,又不知何時能歸。
姬如歡常被心裏矛盾的青姨娘拉著邊笑邊掉眼淚的一番傾訴,也很是無奈。
姬如歡還沒回去冀州,倒是在冀州老家的三叔帶著十歲的兒子姬成徹,趕在正月十五的前一天來了京都。
原本姬成慕成親的時間倉促,即便是信送能回去,怕是也來不及在正月二十八趕來。
而姬將軍他們二月初五便要出征,跟老母親一商量,便幹脆沒送消息。
等到兩人有了孩子,時間沒那麼倉促了,再通知也不遲,不想老三姬毅勝倒是趕巧來了京都。
姬如歡對三叔並沒有太多印象,隻知道三叔並未走仕途,而是管著姬家所有的產業。
她倒是記得三叔一家好像是都進京了的,不過她那個時候早就離開了姬家,跟三叔並沒有太多交集。
自己離開大明之後,鎮國公府被雲姨娘母子幾人把持,三叔一家怕是也沒什麼好下場。
如今見著,倒覺得三叔是一個圓滑世故的人,很會來事兒。
而他這次來京的目的,除了探望母親,也是提前來京都打點,一家子打算都搬來京都。
姬老夫人跟姬將軍倒是挺高興,畢竟他們一走,老母親若是一個人留在府裏,姬將軍也不放心。
若是三弟遷來京都,有三弟照料,他倒是少了一樁心事。
姬家三兄弟,本是早已經分了家,大哥是庶出,並非姬老夫人所出,如今還外放在地方當官,一家子也都跟著在地方上。
姬將軍是嫡出,繼承了姬家爵位,跟老三也是一母同胞。
因為姬家族人和產業差不多都在冀州老家那邊,自家的產業也都握在其它族親手裏幫忙打理。
老三喜歡自在,年少時便到處遊曆,成親之後也沒有出仕從軍的打算,分家之後,便幹脆帶著妻兒回去了冀州老家,也方便打理冀州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