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1章(1 / 3)

至和元年,汴京。

州橋邊,一個身著白色襦裳、文士模樣的男人在此站立多時。時值九月初,雖暑氣漸消,臨近正午仍日光熾熱,男子張望些許,終於在熙攘人潮中尋到等待之人。

“介甫兄,”白襦男子含笑拱手,“多年未見,別來無恙。”

來者會意一笑,這笑在熟悉他的人看來是極難得的:“闊別數年,子固兄仍可一眼便認出我來。”

“我知介卿,如介卿知我,加之數年書信往來,我又豈會忘了介卿。”曾鞏話裏用上了兩人書信中的稱呼,帶著些許玩笑意,於是兩人俱笑了。

“安石來遲,勞子固在此久候。”

“無礙,是我來得太早,這附近人多密集,恐找不見你。”兩人說著,便沿著街道一側朝前走去。

自州橋南去,至朱雀門外,當街鋪戶林立,夾道正店酒樓、肉鋪果子、衣飾書畫、香藥鋪席,門麵闊然。夏季甫過,叫賣消暑冷飲之聲不絕於耳。

“此間夜市更盛,有許多商鋪專賣小吃點心、奇珍物件,改日介甫可攜家人一同來此,以令弟令妹的年紀,想必對這些東西十分喜愛。”

“哦,子固何時也熟悉起汴梁的夜市?”

“哪裏是我熟悉,自是有人告訴我的。”曾鞏笑道。

兩人聊著,踏進一間懸掛“張家分茶”牌匾的食店。“知你素不喜繁奢,此店無彩樓之奢靡,又含正店之豐肴,是難得的上佳食所。”午時店內客流眾多,曾鞏一麵介紹,一麵引友人繞過廳堂登往二樓。

二樓臨街設吊窗,吊窗前垂著輕紗幕簾,將內外隔絕,四角花竹掩映,布局陳設雅致潔淨。

各桌早已坐滿了人,向四周巡視一圈,曾鞏目光忽地頓在某處。望見一個熟悉的背影,他微訝過後,不由彎起眼眸。

“巧了,今日又遇見一位友人。”

靠窗位置坐著個瘦薄的少年,月白色衣衫,隻普通書生打扮,在曾鞏朝他走來之前,他渾然未覺地將頭對向窗外,賞景喝茶。

旁桌有人窸窸窣窣地說話:“來了來了!快坐下!”伴隨些悄悄摸摸的動靜。然此番動靜皆在當下和諧熱鬧的廳堂氛圍中被忽視了。

直至“咚”地一聲沉響伴著慘呼,所有人的目光頃刻間聚集起來。

眾目睽睽下,隻見一名布衣男子以狼狽的姿態跌坐在地,左手撐地,右手顯然是在摔倒前想扶住桌角卻沒能扶穩,連帶著掀翻了桌上的湯碗,懷裏倒扣著半碗湯,衣衫盡濕。

他麵露痛苦之色,溢出壓抑的呻|吟,旁桌幾人仰頭大笑起來。

那幾人俱錦衣玉服,容貌舉止不似尋常人家。“哈哈哈哈,我說這蠟管用吧,塗在地上立時見效!”其中一人道,“李秀才,這羊肉湯可好喝?”

李秀才沒有答話,忍痛皺眉將懷裏的碗拾起,擱回桌上。

幾人見他不答,繼續嘲道:“李驗,你說是這摔在地上的滋味更不好受呢,還是名落孫山的滋味更不好受?考了這麼多年進士,如今年近四十,還守在京城做什麼,回家耕地不好麼?”

多半是富家子弟專門在此找樂子。圍觀眾客心知肚明,然未有人敢上前作聲。

曾鞏眼神黯了半分,未察覺到身側友人的眉頭已是緊緊皺起。

突然聽得“刺啦”一聲,板凳劃開的聲音。

一道細瘦的身影奔至李驗身邊,將他從地上扶起。可以看出奔過去的男子身量不高,膽子似乎也不大,隻因他全程是縮著脖子的,腦袋也不敢抬起,像害怕被看到臉,他幫著拍了拍李驗後背衣衫,低聲慰問了兩句不清楚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