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印乃是華山老隱士陳摶的弟子,他的這個師父在五代和宋朝初年可是太有名兒了。陳摶老祖是個道德高深的方外仙長,俗家的表字圖南,自號扶搖子,人稱希夷先生,外號是睡仙。他的祖上是亳州真源縣的富戶,唐朝末年,老祖正在年少,常懷青雲之誌,可是屢次舉進不第,慢慢地也就淡了祿仕之心,愛好黃老之學,專門以山水為樂,後來遇見異人學神仙術於武當山,服氣辟穀二十餘年,到最後移居華山雲台觀,在少華山的石室裏寢臥百日不起,老百姓都傳神了,都叫他“睡中神仙”。太祖爺趙匡胤和鄭恩鄭子明當年大鬧東京汴梁,闖蕩關西路,有一回誤闖華山,和陳摶老祖遇見了,一起下了一盤兒棋,就把華山輸給了老祖。再到後來,太祖皇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回到汴梁登基坐殿,老祖正在華陰溜達呢,一聽說趙匡胤總算是坐了天下了,哈哈大笑,拍手說:“天下自此定矣……”就拿著當初這字據到汴梁來要華山來了,老主皇爺也沒轍,人家拿著真憑實據,就降旨把華山的錢糧封給了雲台觀。可是老祖人還沒離開京城呢,就趕上趙匡胤夜斬桃花宮,誤殺了鄭子明,貶走了苗廣義,陶三春兵困紫禁城斬黃袍為鄭恩報仇。這時節苗廣義離開京城以前找到了師父,說擔心趙匡胤小肚雞腸,記恨陶三春,別哪一天再翻臉不認賬報複汝南王府,這位小汝南王可就難保活命啦。老祖也認為苗廣義說得有理,跟陶王妃說明白,老祖就把小王爺鄭印給帶走了,帶到華山上,這個地方兒地方官也不敢來搗亂,老祖找來幾位名師教了他一身兒的武藝。直到太祖爺三下南唐,被困在壽州城,一困就是三年,苗廣義要領著自己的兒子苗崇善出山輔佐太祖,好給老主爺送軍糧。臨行之前派人給陳摶老祖送信兒,告訴老祖正是鄭印出世的時機。老祖陳摶就命鄭印下山去闖壽州的連營報號解圍,贈送給了鄭印兩樣兒寶貝,就是震天弓和穿雲箭。那把震天弓也是世上無雙的硬弓,能射千步以上,不同的是震天弓是騎射用的,個頭兒並不大;這一把鎮海弓是步下用的,能有一人多高。正因為當初鄭印出世,就是有開硬弓的能耐,所以二帝一看是他出來了,這心裏就踏實多了,算準了小鄭印能開此弓,南北鬥寶我就輸不了啦。

鄭印一看見這個弓,還真有些技癢,走上來,把弓單手擎起來,大家一看,鄭王爺真是神力,一點兒沒費勁。鄭印一掂量這弓,嗯,比自己的震天弓一點兒都不差。也是先交左手握定鐵背兒,右手一攏弓弦,兩膀一較力,嘎吱,嘎吱,嘎吱……沒怎麼費勁就走到了五成,高天虯嘴都張開了,完,要懸!可是開到五成鄭印就不開了,就跟這兒耗著,看那臉上好像鉚足了勁兒也拉不開的樣子,滿臉憋得通紅。是拉不開嗎?不是,是方才呼延讚給他出了個主意,說你上來也試試力,但千萬別拉開,得把樣子做足,不能叫人瞧出破綻來,咱們趁著這個機會好向皇上舉薦楊七郎,調七郎來開這個弓,將功折罪,七郎可就能出來了。所以鄭印一試,這個弓我能開,就不再往下使勁了,就停在那兒。停著可是停著,鄭印就琢磨,我怎麼才能把這個樣子給做足了呢,讓別人都不敢下場子?嗨,憨人有憨主意,他就借著憋著使勁兒的這個勁兒,咬牙切齒,把自己的下嘴唇給咬破了,嘴裏頭一甜,知道血出來了,但是還得攢一會。他這一磨蹭,高天虯不耐煩了,原來你還是開不開啊?“我說,這位王爺,你看著是身高力大啊,怎麼才開到這兒呢?就這麼舉著算怎麼回事呀?”他這個話一說,鄭印是就坡兒就下,噗,滿口的鮮血全噴他臉上了,把弓一扔,摔倒在地。有人趕緊跑上來扶起鄭印,其實鄭印是憋著笑呢,“萬歲爺六叔啊,我可是用盡了力啦,這個弓我拉不開,您還得再找人哪!”

這個時候,二帝的臉上顏色更變!怎麼,要論開硬弓,汝南王鄭印那是金殿上這些個武官裏的頭一把好手,他都吐血了,誰還敢上啊?要是沒人能開得了這張弓,我這臉就算丟盡了。皇上跟這兒幹著急,老賊潘洪跟旁邊兒說風涼話:“嘿嘿,可惜呀,要是我兒潘豹還在,這把銅梢鐵背弓算得了什麼?”二帝給氣的,哼!橫了老賊一眼,現在說這個廢話有什麼用?可這句話叫呼延讚給抓著了,他就問老賊:“哎?說真的……潘太師啊,你就真的敢說你家老三有這個本事?”老賊一下兒沒反應過來呼延讚這是什麼意思,“嗬嗬,不是老夫我吹牛啊,我那老三從小吊胳膊練力氣,所開硬弓都不比這個弓差啊,可惜他已經不在人世,啊……”說完了還掉下幾滴老淚。呼延讚樂了,“那要是這麼說嘛,萬歲,給您開弓鬥寶的人有啦。既然潘豹能開此弓,楊延嗣在擂台之上把潘豹打敗,他就更能開此硬弓啦。請萬歲您赦免七郎之罪,準他戴罪立功,到金殿之上——來開弓鬥寶。”二帝正發愁呢,聽呼延讚這麼一說,哎,對呀,楊七郎不但是力大無比,他還是位神射將軍,擅開硬弓,我怎麼把他給忘了?老賊潘洪氣得直跺腳,“萬歲,萬萬不能啊!楊延嗣乃是殺人要犯,怎麼能說赦免就赦免?再者說,他來了,也不一定就能開得此硬弓。”“哎?老太師,方才是您說的潘豹定能開此硬弓我們才想起來的啊,您怎麼說完的話不認賬啊?”把老頭兒給氣的,跪在地上就哭,“萬歲喲,我兒可不能白死啊……”皇上一看,可是真動了怒了,好哇,現在是國家危難之時,你還想著你兒子不能白死?“來人!替朕出赦旨,免掉楊延嗣頭上的所有罪名,提他出獄上殿,戴罪立功,來開硬弓。如能開此強弓,不但無罪還家,朕還賜他官複原職;如也開不了此硬弓,就得殺他個二罪歸一!”那真是十萬火急,這邊兒由內府大總管崔文先安排遼國使臣暫到偏殿用茶,皇上到禦書房,眾文武到朝房就這麼幹等著。百官各執一詞,議論紛紛,有說楊七郎能行的,有說囚禁在天牢這些日子苦,就算是有這把子力氣今天也拉不開這張弓……單說老令公,可以說是心潮翻湧啊,這日子不短啦,兒子進了天牢,自己不能去探望,也不知道這孩子現在是什麼樣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