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鋼針和棉線難住的楊爽,可謂是頭痛至極。
若是想搞出千層底,似乎必須先普及棉花種植,然後再改良冶煉技術。
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並且,他隻能決定西域農業,無法左右中原舉措。
看著遠處蹦蹦跳跳,踏著木屐跑來的楊阿五,楊爽隻感到腦袋瓜子疼。
後世人隻知曉島國有木屐,卻不知道這物事是中國人發明的,流行於漢,盛行於南北朝。
當然,現在它不是人字拖,而是以帛作為鞋麵,稱為帛屐。
若是以牛皮作為鞋麵,則是稱為牛皮屐。
軍隊中采用平底木屐,釘上四顆鐵釘,再用耐磨氈布為鞋麵,可謂是簡易戰靴。
也有以草繩綁縛,當做登山之用,稱為謝公屐。
說白了,就是戲班子裏用的簡易版。
既然無法製作棉繩還有鋼針,鞋子似乎暫時不用考慮了。
隨後,楊爽的腦路再次回轉到織布機這個大物件上。
在人造纖維、合成纖維沒有出來之前,絲綢的來路似乎隻有蠶。
而粗布,因為沒有棉,自然無法製作。
並且,能織花的織錦機,遠比普通織布機更複雜。
蠶絲產量少,機器製作複雜。
“嘶·····這特麼有點高難度啊!”
“小叔!”
忽然,跑過來的楊阿五俏皮一笑,將半截清洗幹淨的竹筍遞到某人嘴邊。
楊爽嘴角抽搐,腦仁似乎也隱隱作痛了。
這可是小侄女啊,整天如此勾搭自己,搞?還是不搞?
麻蛋,這娘們要是到了深夜還不離開,堅決給她破瓜!
腦子裏亂糟糟的楊爽有點兒激動。
“咦?小叔,這是什麼?”楊阿五好奇看向千層底的圖紙。
“我的大寶貝!”楊爽咬了口竹筍,不錯,嘎嘣脆。
“好熟悉啊,怎麼跟草鞋底似的。”楊阿五想了想,瞄了眼楊爽,拿起不順手的炭筆刻畫幾下,好奇說道:“如果疊加起來,再用鐵針和細麻繩串聯起來,想必比木頭地更加舒服吧?”
“咦?”楊爽腦中靈光一閃。
如果用細麻繩納鞋底,似乎很可行啊!
雖然如此一來,密度不如棉繩納的鞋底,耐久度有所降低,但也比木屐穿著舒服!
最最重要的是,鞋底再厚,能厚到哪裏去?相對木屐來說,美觀、大方,還能秀出花樣!
並且,針眼密度降低,製作的速度反而會提升。
“太棒了!”楊爽捏了捏楊阿五的臉蛋,急匆匆跑出營帳,準備熬製糯米。
想到前世的漿糊多以麵粉和大米湯為主,為了成功率,他暫時還不敢用粟米。
熬漿糊又叫打漿糊,需要不停攪動,煮出來的汁液方才粘稠。
於是,楊爽喊來了史大。
傍晚,跟楊阿五躺在河邊講鬼故事的楊爽,被一聲驚喜莫名的大叫驚醒。
“鍾馗,阿巴,呂小布快來,大哥發明的這玩意太特麼好吃了!”
“???”楊爽迷迷糊糊爬起,腦子有點轉不過來彎,我特麼又發明了什麼?還這麼好吃?
“臥槽!”
驟然想起打的漿糊,楊爽怒罵一聲,急匆匆跑了回去。
裱袼褙很簡單,但需要時間,當忙完實驗用的兩張,月亮已經高高掛起。
楊爽令史大拿去涼幹,又坐在帳篷裏寫寫畫畫,開始勾勒可以製作麻衣的織布機。
楊阿五的話,給他打開另一扇窗戶,既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就另起爐灶搞點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