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第207章 戰後(1 / 2)

阿波成功逃離,楊爽並未進行追趕。

守住陽關並不代表己方高枕無憂,不要忘記,北方還有東部突厥的二十萬鐵騎。

相對在大草原中最弱的中部突厥,跟中原王朝對峙,甚至一度控製中原王朝的沙缽略,實力堪稱恐怖。

西部突厥還有薩珊波斯、羅馬帝國牽製,而毫無後顧之憂的東部突厥,他們的敵人隻有一個,那就是中原!

因此,沙缽略可以隨時出動麾下四五十萬控弦,連同無數奴隸、拓羯進行南下劫掠。

楊爽派出大量哨騎,分數條路線前往疏勒,通知駐守在無名關隘的劉淩,防備阿波偷襲。

此役西域兵馬折損千餘,山賊嘍囉也死傷過半,已經沒有增援能力。

牛二所在的北道口關隘,雖然兵力高達五千,但那是為了防備西部達頭。

鍾馗所在的伊吾有兵兩千,是為了防備沙缽略。

剩餘的一千兵力分散在各個城池,用於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加上陽關剩餘的一千刀盾兵,楊爽手裏的萬人軍團全都展露出來。

由於西域人口稀少,精壯更是緊缺,這已經是己方養兵的極限。

至於戰時兵力翻倍,如何補充另外一萬預備役,或許隻有等到那八千叛軍及家屬的到來。

人一多,補給自然吃緊,楊爽想要養活這麼多人,必須以戰養戰,要不然就要裁軍一半,全都去種田。

不過,經過三個季度的開墾,敦煌及玉門關區域已經有所建樹,若是叛軍家屬明年能來上兩次大豐收,兩萬兵馬完全可以自足自給。

戰後各類事情繁瑣非常。

收殮屍體、回收兵甲、安置傷員、修葺關隘、迎接遠道而來的中原老鄉。

三日後,擔驚受怕數日,人人皆披戰甲的陽關古道居民們,褪去沉重外衣,換上鮮豔的毛織品,手持各色彩帶,扭著秧歌,敲著鑼鼓齊聚陽關。

咚咚鏘······

與中原迎接的浩大陣勢相比,僅有數百人的隊伍略顯寒酸。

但映著還未褪去血色外衣的關隘,身高體壯的漢子、彪悍非常的婦女,卻帶著另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氛。

震撼?滄桑?還是鐵血交融產生的冷酷?

無人能講清!

原本對大漠十分好奇的中原勞力,還有叛軍及家屬們,邁入關隘後,看著殘破投石機、床弩,還有遍地靜養的傷員,全都沉默下來。

敦煌地處偏僻,人們對這裏的認知全都來自於想象。

未抵達這裏時,他們腦子裏全是荒涼、混亂、貧窮、落後、馬賊橫行。

可剛剛邁入沙海,便遇到大戰,還是數萬鐵騎互碰,對他們這些頂多前往都城上番的郡兵來說,衝擊力絕無僅有。

哪怕戰鬥經驗豐富的禁衛、府兵,也全都麵露淒然。

邊塞苦啊!

不過,當他們邁入陽關古道,接受長者、稚童看守的食物時,全都留下了口水。

刀削麵、手抓餅、羊肉泡饃、烤肉串、鹽水雞、紅燒牛肉······

並且,令叛軍及家屬全都感動非常的是,他們竟然人人分到一座,小巧而精致的四合院。

不但有雞鴨,還有牛羊騾馬和百餘畝旱田!

“謝大都督賞賜!”

“吾誓死效忠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