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穀渾之所以能時常擾邊而無法被徹底消滅,跟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畢竟這裏不是溝壑密布的黃土高坡,而是險惡非常,毒蟲、絕地、孤嶺密布的青藏高原。
很顯然,這次戰役,楊爽並不準備磨嘰。
次日一早,兩千刀盾兵整備衣甲,直奔西海城。
對於敵軍的埋伏,己方哨騎早已探知,但僅有兩百人,似乎並沒什麼鳥用。
兩百鐵騎探路,羽箭覆蓋埋伏點,吐穀渾等待半夜的兵將,還未還擊,便被突襲的四處奔逃。
西域兵馬剩餘主力,依靠人數和武備優勢,驅趕著這些人一路向東。
隨後,遇到第二批埋伏的敵軍。
戰事稍觸即潰,不到五百人的吐穀渾步卒,被兩千鐵騎逼迫著再度向西海城方向逃離。
第三個埋伏點,楊爽已經懶得下令,呂小布、三娃子、齊國遠,三將齊出,殺的敵軍再次崩潰。
而他現在,則是猶豫著派誰留下守城。
兩千刀盾兵,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但想要管理吐穀渾,每座城池至少需要留下兩百兵力作為中堅力量,防備敵軍反抗!
若是如此,打到周邊其餘四座郡府,楊爽手中估計僅剩下千人。
到時候攻打吐穀渾皇都伏俟城,也就是西寧,這點兵力根本不夠。
他可不會傻傻的認為,慕容兄弟折兵損將兩萬人,對方就沒了抵抗力量。
吐穀渾三十年前號稱有精兵五萬,百萬戶居民,哪怕經曆數場戰亂,想必他們勞力並不會缺少。
守城不需要精銳,隻要會舉盾抵擋箭矢,抬槍捅死敵人,這就足夠了。
再說,楊爽為了急行軍,這次遠征吐穀渾並沒有攜帶太多輜重。
炒麵、肉幹、三包草料、刀盾長槍、五囊六十支羽箭,其他比如磨刀石、氈布之類,大多是以伍為單位。
吐穀渾地勢複雜,突襲無疑是最好選擇。
可惜,他們這的百姓大多依水而居,而西域兵馬更需要水源,因此,突襲根本就不能實施。
他隻能令先頭部隊偽裝成土匪、流民、馬賊等,以少量兵力驅趕走百姓,然後大軍再依次通過,避免吐穀渾官方警覺。
無疑,這個計劃很成功!
至少,西海城一千守軍,現在正被驅趕著奔向夯土構築的破敗城池。
“殺!”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西域兵馬連克三陣,氣勢一時無兩。
甚至有一部分,越過潰軍直奔四敞大開的西城門。
“怎麼會這樣?”
城門樓子上,品著小酒翻看小人書的慕容鑫滿臉不可置信,“不可能啊,這小人書上明明寫的很仔細,自己也按照馬謖的方法來布局,怎麼就失敗了呢?”
“王爺,不好了,敵軍裹挾著我軍敗兵準備入城!”
腦子陷入死胡同的慕容鑫已經懶得去理會傳令兵,飛快翻動巴掌大的厚重書籍,尋找退敵對策。
數息過後,西域兵馬已經距離城池不足五裏。
而慕容鑫,也找到自己需要的謀計。
“來人,清掃城外護城橋!”
“取我焦尾古琴來,再喚兩名美妾!”
“對了還有,城上守軍全部退出城牆,上麵一個人也不許留下!”
慕容鑫恨恨的抹了把嘴巴,心中一狠,用出三國演義中,最牛掰的······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