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把意識能量運用到對疾病的診斷方麵,當然不是簡單的分出一縷意識能量鑽進病人體內轉一圈就完事了。
意識能量的行進速度可快可慢,如果是將意識能量調節到微觀狀態,並且徹底的把一個人體從頭到腳每個細微處都轉上一遍的話,隻怕沒有幾個小時根本無法完成。這樣子用來給人診病當然是不可能的,而且若非是先對人體各器官的正常狀態有著相當程度的熟悉,即使用意識能量鑽到病變的部位,也無法發覺到異常。
所以李曉東決定把重點放在傳統中醫的切脈之法上,以此來推斷出病人身體的大概狀況,然後再以意識能量進行細致的微觀觀察,以便更進一步的確診。
不過切脈之法說起來雖然隻是在短短寸許長的脈動部位上感覺脈搏的一種學問,但是這種學問的博大精深卻是一個人窮其一生來鑽研也未必能掌握其皮毛的。
李曉東在中醫學院裏上學的時候到是在這方麵下過一段苦功,那段時間他就仿佛是著了魔似的,看到一個人就想給人把個脈試一試,也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走在校園裏,看到的不是帥哥、靚妹,全都是一個個各種各樣的手腕。
隻不過這東西可不是光用功就能學得好的,必須得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做底子,才能有所成效。古人就說:“脈理精微,非言可盡,心中了了,指下難明。”不經過多年的反複實踐,細心體會,不用心去悟、去比較,是不可能真正把握脈診的。所以現在的李曉東對自己的切脈技術實在是沒什麼信心,不過現在他有了可以鑽入他人體內,有如透視顯微鏡一樣的意識能量來輔助,那麼在診脈的準確性上,應該可以有著長足的提高了。
而且現在李曉東所使用的切脈手法也與傳統的“寸口”診法不同,這是吳大夫在整理古藉的時候,從一本名為《四診集全》的書中發現的一種罕見的五指切脈法。
最常見的寸口切脈法隻能判斷出人體五髒六腑的病況,而這五指切脈法相對來說,就比較完善了,除了五髒六腑外,五指切脈法對人體四肢體表和五官大腦的病況也能夠做出一定的診斷。
然而這五指切脈法的難度卻非同小可,除了食指、中指、無名指仍如寸口診法一樣對應寸、關、尺三部外,小指對應的位置稱作“門”部,而大拇指所對應的則是位於手背上方的“穀”部。
這門、穀二部所在的位置距離通過手腕的動脈已經較遠,普通人單單隻靠手指的觸覺來感覺這兩處的話,幾乎連脈動都找不到,就更別提如何從脈動之中分析異常之處了。吳大夫在古藉中看到這個獨特的切脈法後,連試了好幾次,都根本感覺不到門穀二部的存在,後來還是借用了聽診器用耳朵來聽,才終於找到了門穀二部的準確位置。
而這五指切脈術最難的地方,其實還在這一心五用之上。普通中醫取脈象大多以三指同時切取寸、關、尺三部的脈象。這並非他們圖省事,也絕對不是在炫耀自己的切脈技藝,而是因為這三部的脈象需要經過嚴格的對比和互聯,才能最終得出較為準確的診斷來。所以說,中醫在切脈的時候,要同時感覺一個人手腕上三處不同的脈象這其實就差不多等於是在一心三用了,初學者往往是顧了一部顧不了兩部,顧了兩部的時候,第三部就幾乎連感覺都感覺不到了。要不怎麼說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中醫醫師其難度百倍高於成為一個西醫醫師呢,但是學習診脈這一樣,就難倒了無數人呀!
要想一心三用就已經是千難萬難了,而那五指切脈術卻要求一個人把心思分為五份,同時去感覺一腕之上五部之間有著細微差別的不同脈象,那難度比起普通的寸口診脈法又高了何止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