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蘇景橫空出世,神光得知金烏陽火有了傳人,心中高興但不敢貿然相求:十七罪人非同小可,是添殺戮便添罪業添惡力的怪物,老和尚不知蘇景心性如何,萬一他是個根性惡劣之人,十七罪人與他,將來必定惹出大禍。
直到劍塚一役,神光大師始終從一旁看著,蘇景做事雖然跳脫輕浮,但他的心底絕不會錯,是以神光將‘十七罪人、黃花蝴蝶’贈與此子。
不過,莫說贈花時,就算現在,蘇景的陽火修持也煉化不了十七罪人。而佛家是最最講究機緣的修宗,相比之下,陸老祖簡直小巫見大巫,神光把花兒送給他,隻說是感謝他劍塚出手,真正關乎己身的緣由卻沒說,後事有後事的機緣,緣分到了和尚自然能擺脫罪業;緣分不到,把事情說上三百年也無補益。
但神光在黃花蝴蝶上附魂一線,若真正事成,這道魂絲會顯形、向蘇景說明一切、並奉上謝意。
三五句話,神光把事情說完,蘇景沒能全部聽懂,但大概的意思是明白了,神情卻愈發迷惘:“十七罪人未死,反而實力暴漲...我都打不過!”
三屍打不過十七罪人,蘇景若赤手空拳,肯定也沒戲。
神光聞言皺眉,他死前明明白白感覺到,自己與十七罪人的聯係被徹底斬斷了,話說回來,若非如此他也不會死,當即皺起眉頭:“到底怎麼回事,請你仔細講與我知。”
蘇景伸手指向正急急追來的摩天古刹,還沒開口,神光就搖搖頭:“我隻是專門為你而留的一絲殘魂,眼中所見隻能是你、耳中所聽也隻有你的言語,其他皆不可知。”
......
名動人間千萬年的摩天古刹。
釋家弟子心中,地位隻稍遜於西天靈山一線的摩天古刹。
是一座邪佛凶廟......蘇景大概幾句話把事情交代清楚,神光大師的麵色又焉能不變。
有恐懼,有倉皇,有震驚,有意外,可奇怪的是老和尚的神情裏並沒有迷惑。
稍作沉吟,神光沉聲開口:“你們剛剛去過的地方,門匾是倒著寫的吧。”
蘇景‘咦’了一聲:“大師怎知道是‘刹天摩’?”
剛剛隻是簡要交代,根本不曾提起古刹的匾牌寫反了。一句問完,蘇景又連串問題跟上:“難不成是兩座寺廟?一正一邪?那摩天刹又在......”
不等問完,神光便搖頭打斷:“摩天刹就是刹天摩,刹天摩即為摩天刹,是一回事。”
蘇景聽得心頭煩悶,這種時候哪還有興致去跟老和尚打機鋒。
好在神僧也沒打算打機鋒,繼續講道:“龕中神佛金身燦爛、古刹大寺禪唱莊嚴,信徒雲集香火鼎盛......但萬萬香客祈願,真心向善無欲無求、隻想向佛獻敬求真知開點之人又有幾個?萬中無一。”
“萬人之中,九九九個是向佛求福求壽求祿,求自己富貴滿門、求仇人家破人亡。”神光大師笑了,搖了搖頭:“佛求眾生戒貪戒癡戒嗔,眾生又來向佛祖求貪求癡求嗔,不可笑麼?”
“貪癡嗔是什麼?是苦也是魔,是障更是毒。每一道貪癡嗔之願,都藏了一絲魔,一縷毒。”
“香火越是旺盛,說明來拜佛的人越多;拜佛人越多的地方,貪癡嗔之願便越濃,魔更深、毒更甚。”
說到這裏,神光大師雙手合十,滿麵虔誠:“我佛慈悲,普度眾生。他講法;他傳經;他還願顯力,不是為了讓人敬他畏他或愛他奉他,他隻是以此告訴世人:我是真正在,修我法度就能成我,人人可升佛!他說:請學我......佛早已做好了自己的那一份。可世人不去學、他們自己不度自己,還有誰能度他。”
“不過,無論如何,佛都不棄眾生。建寺興廟,人人可來佛前許願,每當‘貪、癡、嗔’成念成願,眾生身具之苦、之障便會消弱一絲。但是要知道,那些寺廟不是西天靈台,龕上的泥胎不是真的神佛,日日夜夜受到那些念魔、願毒侵染,縱有僧侶虔誠誦經、潛心持法,也不一定就能盡數消除。唯一辦法,憑高僧的不動心境與靈台清明將之牢牢鎮壓。而這些被鎮壓的魔障,你可將它看做是寺廟的‘反麵’或影子。”
這個時候蘇景有些明白了,回想古刹之行,當他們窺破真相後,那些淒厲如鬼哭狼嚎的‘我求富貴、我求長壽’的祈願聲,就是拜佛之人留下來的‘願毒念魔’、就是他們的‘貪癡嗔’。
而那闔寺邪佛、惡菩、詭羅漢,皆為人心之魔,它們彙聚成勢、長成氣候,凝相結形了,化作不世凶物!
神光大師也真正說到了正題:“天下萬物,皆做正反兩麵,寺廟也不例外。平時你隻見它神聖莊嚴,卻不見它鎮壓於根底的念魔冤毒。但若有一天,鎮力消弱魔勢漲大,它顯現的就是另一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