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走了七步,施蕭曉忽然停下了腳步,身後眾人還道他又有訓話,急忙止步麵上重現恭敬之色。可施蕭曉不看身後部屬,他抬起頭望向了天空,仿佛在等人飛來。
並沒讓他等太久,三息過後,天空中忽然閃出一個人。道人。
黑拂塵在手,黑長劍在背,頜下三縷長髯的中年道人。醒目的,看上去不到四十的清瘦道長卻是滿頭白發。
施蕭曉身後一眾墨靈仙見了道人,急忙躬身恭敬問禮:“拜見元一仙長。”
即便墨靈仙皆為飛升之輩,個個見多識廣,元一道長在他們眼中仍是個傳奇人物。
施蕭曉不是僧人,元一也不是道人,墨色中人不信佛不奉道,衣著打扮隻是習慣使然。
和施蕭曉、墨十五一樣,元一道人不是中土出身,他的世界喚作‘元地’。元地不是靈秀世界,莫說和中土這等完美世界相比,就是普通世界,元地也遠遠比不得。
靈氣稀薄、貧瘠荒涼的地方,元地生靈傳承時間不短,至少不比中土第五圓短,但因世界環境所限,元地中人不存‘修行’一說,有人信佛有人信道也有人拜五仙,不過隻是信仰而已,與修行全無關聯。
沒人煉氣沒人煉劍也沒人煉劍。
元地中人,日出作日落息,生活貧苦而單調,活著就是活著,生老病死一晃幾十年,僅此而已,那座世界完全沒有修行、飛仙、長生這個概念......直到元一出世。
元一本名叫什麼無人知曉,但他是元地世界第一個飛升仙家,所以他飛升後就喚作了元一。
元一之前,那世界裏根本沒有修行這回事,那他又是怎樣修煉、得道、飛仙的?說起來很簡單:自己摸索。
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何其艱難。
三千世界之中,今時修家哪個不是靠著門宗扶持、資源彙集再加上成套的功法修習才得以飛升的;在一個靈氣稀薄、沒有長輩幫助且全無經典可供參考學習的世界,隻憑著自己的探索、甚至可以說是臆想和胡鬧,也能飛仙?
別人不能,元一能。
元一初飛仙時實力有限,就是比起墨十五那種最最普通的墨靈仙也相差遙遠,這不奇怪,同為元神境,小門宗的修家與離山長老有的比麼,一樣的道理了。
不過宇宙不同於凡俗世界,浩渺無邊但也有的是經傳、有的是高人,靠著自己揣摩就能飛仙之人,心智豈能差得了,而飛升之後,他的修行一下子變得‘係統’起來,有前輩高人可詢問解惑、有經傳典籍可查看學習,元一仙突飛猛進。再後來他與施蕭曉解釋,一見如故。
那時候僧人還是僧人,道人還是道人,早在拜入‘永恒之前’他們就是很好的朋友。結伴遨遊宇宙,僧道多逍遙。
後來兩人一起拜入永恒之下,深得正神器重。這次被派來完美世界,諸多歸仙、墨靈仙以施蕭曉、元一兩人馬首是瞻。
施蕭曉掌管彌天台與一群墨靈仙;元一掌管中元道與其餘墨沁小宗。
施蕭曉身後一眾墨靈仙識趣,見元一自天元道趕來,知道兩位首領有事情要談,施禮過後暫時告退,散開四周去做警戒。
待眾人散去,元一直言:“你殺了阿果?”
僧道兩人同為大首領,進入中土後分工有責,各有要緊事情要做,不過兩人都掌握了所有手下的魂牌,每有墨色仙家喪命他們都能立刻知曉。
不久前人在天元山的元一察覺阿果喪命,他知阿果是施蕭曉的親近手下,她若遇害施蕭曉怕是遇到了強敵,立刻動身趕來相助,可到了地方一看,施蕭曉一行平安無事...元一智慧,不了解實情經過但立刻就猜出一個大概。
“不是我親手殺她,但是我騙她下懸崖、推她去送死的。”,對元一,施蕭曉從不隱瞞什麼,大概把事情經過說了下。
元一微皺眉:“阿果那孩子挺有趣的,這樣就殺了,不妥吧。”
“不妥,大大的不妥,我一直都盼她能有個好結局、能長生且逍遙的。可是不行,她一定得死。我很傷心。”忽然,施蕭曉落淚了,淚流滿麵,說話間他解開僧袍,亮出自己的胸膛給好友。
左胸、心口上,一根無羽小箭深深紮入,直沒箭尾。
心口處有血跡滲出,猶鮮亮、未凝固,是他剛剛自殘,在害死阿果後他將這一箭打入自己心口。
是哀悼,是自責,或者是什麼特殊法術,施蕭曉不說元一也不問。但能確定的,這一箭傷心。
真的傷心,施蕭曉的心很疼。
“若有一天,我是阿果,你是我,”施蕭曉重整僧袍,因流淚而略哽咽,聲中的泉韻散了:“殺我,無需猶豫。”
沉默了片刻,元一說道:“阿果和我那邊的雪禾交好,以我看來,兩人頗有些情意,歸去天元後我把雪禾斬了吧,也免得阿果一個人走得孤單,能做的僅隻如此了。”
彌天台,鏡花兩代升佛十七僧;天元道與之頗為相似,開山第一、第二代道家大修,風、雪兩代廿一劍仙飛升天外。雪禾是為其中之一,但在凡間修行時奉道卻未受髻,如同沈河那般,身在道統的俗家人。天元道漫長傳承中唯一一位俗家飛仙之人,天縱奇才,飛仙時候很年輕。
不過風雪廿一劍仙不像鏡花十七僧那樣被墨色一網打盡,有五個人逃脫了,十六劍仙拜奉真色,其中還有兩個死於天外紛爭,這次追隨施、元二人進入中土的天元長輩隻有十四道長,雪禾在列。
阿果死得魂飛魄散,連遊魂都不剩更談不到轉世投胎,隻因她的死讓施蕭曉傷心了,元一就要殺一個自己手下精修仙家來做陪葬,如此昏庸首領、昏庸決議,施蕭曉卻微笑點頭,誠懇道:“多謝。”
元一擺了擺手,不再去說此事,轉開了話題:“此行中土,你這邊意外不斷,如有我能相助地方,你隻管開口。”
南、西、北三路墨靈仙被人王斬殺,彌天台以十七聖僧的實力竟被離山打得大敗而歸,這些人都歸施蕭曉統禦,戰敗罪責自也要記在施蕭曉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