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晨就是這樣的老大,他通過不懈努力和與生俱來的一點天分,成功克服了當壞人這個過程中的每一道難關。
在這裏尤其要提一句,父母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居功至偉的。正是父親無聲的拳頭教育教會了他怎樣使用暴力,用切身體會感受到了毆打和傷害的分界嶺。母親的斥罵則教會他如何狠下心來用語言傷害對方,用簡單的話語問候對方的全家。當然,飯局中的耳濡目染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大金鏈子老師一次又一次的教導,才使他擺脫了禮儀道德的束縛,走向了屬於他的“正軌”。
張老師曾經說過,孩子啊,很聰明的。大人做什麼說什麼,他們都能明白的。大人的態度往往決定著他們的未來,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他們一生。
每一個人到最後都是學校和家庭的產物,這是誰也擺脫不了的宿命。
我們所厭惡的會和我們所喜歡的會混在一起,最終都會刻在我們骨子裏麵,在我們的生命中延續。
很諷刺的一件事,不是嗎?
如果照這麼成長下去,馮晨一定會朝著無法無天的目標一路狂奔而去。幸好有人幫他刹了下車,在狂奔的路上添了堵,告訴他什麼叫遲來的正義審判。
很多年以後,當馮晨從一個小混混混成一個老混混的時候,他經常喜歡拉著一幫後生喝酒嘮嗑,豪爽義氣的樣子跟當年混跡酒場的老馮一樣。
每每到了飯局最後,馮晨都會追憶一下自己的往昔。抽一口煙喝一口酒,滄桑冷酷的樣子像極了西西裏群島玩貓的教父。看著底下一群不懂事的小混混,就像當年自己膜拜社會大哥一樣崇拜自己,馮晨很是有些榮譽感。
混社會嘛,要的就是個麵子。
當然也有些不長眼的混混會問一些不該問的問題,“大哥,給我們講講您當年吃過的虧、受過的罪吧……”
通常這個時候馮晨會白那小子一眼,罰他喝杯酒,但是會講一個故事。
畢竟曲折的人生才有真實性,百折不撓的男人才是真男人,吹牛要吹最完整的牛。
在馮晨的故事裏,他有時候會被幾十個人追著砍了三條街,有時候會被人套了口袋打悶棍,有時候會因為為自家女人出頭而被人往腦袋上呼酒瓶子……
總之在他的故事裏,他總是以一個以一敵多,腹背受敵的形象出現。雖然吃了虧,但總會用冷酷的眼神震懾住地方,時刻尋找著反擊的機會。要不是有豬隊友拖後腿,他肯定能力挽狂瀾。
當然,在每個故事的最後,他都會帶著百八十弟兄,以水波梁山好漢鬧東京的氣勢找回場子。對方老大要麼賠錢要麼磕頭認錯,自己則本著慈悲為懷的原則,要對方一根手指收場了事。
一群小混混坐在旁邊,聽得一愣一愣的。對馮老大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猶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每當夜半無人的時候,馮晨再次回想起這個問題,自己的腦海中總會浮現一個小女孩的樣子。
時間早已模糊了她的相貌,隻記得她的名字有點拗口,叫什麼來著?
對!唐吆吆……
這個名字仿佛一個禁忌,隻要有誰提起,自己都會忍不住打一個冷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