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吆吆!快出來!”
這是第二聲,為了防止太過擾民,大老王一般隻喊三次。
“大老王,大老王,大老王……你喊魂啊……”
唐吆吆再也顧不得憋氣了,把被子往腦袋上一蒙,假裝什麼都聽不見。
其實想要與世隔絕特別簡單,坐在床上捂上被子,黑暗會帶來難以言喻的安全感。這個時候再告訴自己沒事、沒事……你會發現真的沒事了。
原本以唐大俠睡夢羅漢拳的功力,即便大老王再喊十次也叫不醒她。所以大老王其實根本不是來叫唐吆吆的,他是從側麵告訴唐老爺子,你家孫女該起床了,她老師來接她了。
真正能叫醒唐吆吆的一般隻有唐老爺子。
老人家本就睡眠淺,起得早。基本上天不亮,唐老爺子就醒了,醒了就在自家客廳練練拳樁,準備一下早飯。等聽到大老王大嗓門的時候,唐老爺子就知道該叫自家孫女起床了。
大老王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叫醒之間,會有較長時間的間歇,這是留給唐老爺子的表演時間。
老人家雖然很疼孫女,但是絕不溺愛。武人一生對自己狠,對自家人也手軟不到哪去。
唐老爺子也隻叫三次醒,第一次和風細雨,如沐春風,伴隨而來的還有美味的牛奶和各類早點的香氣。第二次則會多幾分無奈和嚴厲,言語中也會有一些苛責,讓聽者傷心聞者流淚,聽過之後都不好意思賴在床上。
如果這時候還不起床,就輪到第三次第也是就最後一次叫醒了。這一次唐老爺子根本不說話,他會請出祖傳的家法小棍。這棍子從唐吆吆太爺爺那輩就有了,揍過他,揍過他兒子,如今又要在唐吆吆身上大放異彩了。
唐老爺子浸淫武藝數十年,下手極有輕重,能夠準確地把握每一棍的力度和效果,打得唐吆吆子哇亂叫,可完全留不下一點傷。
隻有在這個時候,唐吆吆才會覺得有一個練武的爺爺實在是件很倒黴的事。
(ー`??ー)
穿上外套,唐吆吆背起自己的大書包,不情不願地走出樓棟口。唐老爺子提著早點跟在後麵,笑容和善。
直到這個時候,大老王才會喊出第三聲“唐吆吆”,聲音自然會小很多,而且其中會透露出一種莫名的和善和溫柔,配上他生猛的外形,唐吆吆覺得跟煎餅果子抹上番茄醬一樣不對味。
這溫柔不是給唐吆吆的,而是送給她身後的男人——唐老爺子的。
“喲,辛苦王老師了,這麼早就過來了,吃了嗎您?這還有一口熱乎的,您要是不嫌棄拿點走?”
雖然歲數比大老王大很多,但是唐老爺子態度上特別恭敬。
老人格外注重尊師重道,把禮儀二字看得格外重。
大老王則會滿臉崇拜地回答道:“吃了吃了,您就別麻煩了。”
大老王再怎麼愛看《渴望》和《過把癮》,也是丈二的漢子,對於傳統武術的崇拜是刻在骨子裏的。每次看到對麵的傳奇老人,能夠當麵瞻仰一下老人的風骨,大老王與有榮焉。
於是唐吆吆就見證了,小迷弟大老王的誕生。
“那不知道吆吆最近練得如何?”唐老爺子還是照例問了一句。
大老王眉毛一挑,掃了一眼唐吆吆。這丫頭最近不老實,老是翹訓練,不過看在她成績還可以的份上,大老王覺得自己應該說點好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