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第59章 努力向學(2 / 2)

吃硬不吃軟?

哎,腦子好亂。

在那場聚會裏唐憾兒思維受了挺大的衝擊,但她還是不願意多想什麼情情愛愛,依舊把心思放在發展產業上,哄著唐照秋又添了二十輛黃包車,除了本家使用外,平日裏就在寨子中拉活計。

各大戶自然是已經有自己的車馬和滑竿的,但人多總有顧這不顧那的時候,於是黃包車便派上了用場,無論誰出門,也不必多餘安排了,門口就可以叫到車子,而那些家中沒有裝備的人來說,就更是方便。

車夫是優先從本家茶娘的親屬男侍裏選的,叫他們多一份收入,更加感受到唐家的大氣,而如今口口相傳,眾鄉鄰都來打聽日後唐家還有沒有什麼好活計,給自己家也搏一個機會。

別的機會暫時沒有,茶山上的工人倒是越招越多了,開始這裏還有著奴隸製的影子,好多人就是唐家家奴,唐憾兒費了好大的力氣說服唐照秋,跟他們簽訂了用工協議,按日或者按件付工錢,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積極性,除了實在太懶的,很少有人再混日子了。

從去年提前買馬的時候,唐憾兒這一係列操作開始都是不顯山不露水的,現在則逐漸一點點顯出了精明之處。

旁的人家不是沒有聰明人,隻是他們千百年來困在百越萬千重山之中,靠山吃山,想不到也不認為需要去做這些改變。

唐憾兒也不是因為比誰聰明,而是因為她來自在戰亂中依然努力向前發展著的忠國,帶著這些自小耳濡目染的經驗。

她又叫白行舟給自己定了報紙雜誌書刊,開始時指望他每月順帶拿回來,後來就有了專門的書報小廝薈童給她做這些事,一個月裏跑三四趟,用時一個禮拜,去時兩天,拿信一天,回來兩天,中間休息兩天在家收拾書房或是打掃走廊,再加上白行舟時不時的順路,可以盡量保證拿到最先進的知識和外麵最近的新聞。

唐憾兒是沒有再繼續上學,可她每天學到的東西比任何一個在學堂裏的學生都要多,不進步就要落後挨打,這是外麵遊行的新青年們喊的口號,而於她,這是切切實實的親身經曆。

曆史的車輪咕嚕嚕往前進,猛茶山的日月晨昏一刻不停地更替。

這年春天,唐照秋終於再次收到了唐映秋的信。

也是太巧了,除夕之後唐憾兒得了唐照秋的指示給唐映秋寫了信,報了自己的平安,又再次托她打聽唐嶔的行蹤,對於後者,其實她們都沒指望的,可偏偏,這封回信裏說是找到了她的大兒子,確切的講,倒不算是找到的,而是這位大少爺自己主動登上了尹家的門。

唐嶔一早知道唐映秋是自己的姨母,因此路過北平之時就突發奇想去她那裏走了一遭,不過,無論唐映秋怎麼勸,唐嶔都不肯回猛茶寨,隻同意給家裏來個信報個平安,就再次隱匿在了大忠國茫茫人海裏,說是要拯救世間四萬萬受苦同胞去。

好一個誌在四方的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