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天圓地方地心說(1 / 2)

天圓地方,不僅僅是字麵意義上的地平說,也是在討論天之道與地之道。

這一“天圓地方”的概念,倒不是慶忌提出的。

《黃帝內經》中已提出了五運六氣的學說,總結了天地能量的運化。

每當天地間能量發生變化時,就會逐漸表現在可觀測的宏觀世界。

比如當春天以東方七宿為代表的“木”屬性能量到來時,大地解凍、種子萌發、萬物複蘇。

進入新一輪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隨著四季的變化,人體生命的健康狀態也會受到不同的影響……

朝堂之上,如孔丘、範蠡、計然、老子等哲學家出身的大臣,聽見慶忌提出的“天圓地方”的概念,都聽得如癡如醉,很是入迷。

尤其是老子!

老子是為道家的開山鼻祖,對於探索宇宙的奧秘,最為癡迷。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著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

老夫人望子成龍,請一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

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對於探索宇宙的奧秘,道家出身的人,豈能不如癡如醉?

“穆勒先生,實不相瞞,寡人認為,我們人類所在的地方,是一個球體,是為地球也。”

“什麼?”

慶忌的此言一出,頓時就引起滿座皆驚。

包括孔丘、範蠡、伍子胥等公卿大夫在內,都不禁目瞪口呆,很是震驚。

慶忌憑什麼說出,天下是一個球體?

宇宙是一個球體?

慶忌緩聲道:“天下,不,準確來說,是包括我們人類所在的地球,所有形體,都可稱之為‘宇宙’!”

“宇宙概念,何其之大也?”㊣ωWW.メ伍2⓪メS.С○м҈

“穆勒先生豈不知,我們尋常所見之日、月,皆為圓形?由此可知,我等人類所在的地方,也是一個圓形,是為一個球體……”

“‘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間,‘宙’代表古往今來,即所有的時間。”

“宇宙,則是‘所有的時間和空間’之意!”

“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此時,宇宙的概念雖已出現,卻還沒有行成一個詞。

“宇宙”一詞,最早出自《屍子》這本書,《屍子》中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宇”指的是一切的空間,包括東,南,西,北等一切地點,是無邊無際的。

“宙”指的是一切的時間,包括過去,現在,白天,黑夜等,是無始無終的。

然而,概念是這樣的概念,誰都不敢確信……

古往今來,華夏人曾提出蓋天說、宣夜說和渾天說。….公元前七世紀,巴比倫人認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環繞,而其中央則是高山。

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為盒蓋、大地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則是尼羅河。

古猶太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周圍繞著一圈星球,再往外去,寥落地分布著其餘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