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宣正殿早朝上,兵部侍郎宗嶽尋得機會,跪奏道:“啟奏聖上,昨日兵部收到向晚原諜報,自今年秋收後,草原諸部的牧民,已極少在向晚原邊緣放牧,我軍探子深入草原百裏,仍尋不到大量牧民的蹤跡。去年這個時節,草原諸部叛亂起得很突然,甫入冬便犯我懸北三關,並且兵馬齊整有序,不似從前那般毫無章法。據此鎮北暗門擔憂今年關外也出現變故,所以早早派出星官深入草原,如今查探到,王帳竟已集結起十萬兵馬,暗門特將諜報上呈兵部,臣以為,草原諸部不臣之心已久,須得劃撥軍餉,早日增兵北上,以防草原諸部狼子野心,還望聖上明察。”
顯然宗嶽並不知道,江南諜網被破的消息。啟帝翻閱諜報,閱畢問道:“眾卿有何建議?”
戶部主事韓平跪奏道:“啟奏聖上,臣以為,自南齊陳兵大周東南,我軍耗費銀兩無數,以維持對敵兵力優勢。而今年秋收剛過,賦稅尚未入庫,如果僅因向晚原諜報的推斷,便加撥軍餉增兵北上,易使國庫銀根緊縮。自從天啟四年草原諸部向我大周稱臣,雖偶有叛亂,皆因少數部族為蠅頭小利犯我天威,臣以為緊守幽雲十六州,諸部便不足為患。還望聖上明斷。”
宗嶽辯道:“草原諸部本是北狄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況且數年來多次進犯,也絕非少數部族之禍。事出反常必有因,既然王帳已集結了十萬兵馬,此事還要提早防備。”
禮部侍郎孫兆春跪奏道:“啟奏聖上,臣以為,宗大人所慮不無道理,但眼下銀根確實很緊,因此臣提議由禮部派出使臣巡視草原諸部,若核實草原之情僅是巧合,即可為朝廷省下這筆銀兩,若草原諸部確有狼子野心,再由戶部劃撥軍餉,令宗大人增兵北上,還望聖上明斷。”
言罷,吏部侍郎王荀跪奏道:“臣附議。”
右丞相文正公李弼輔不露聲色,暗自點頭。
今日朝會,宣正殿內爭奪的焦點,在於幽雲十六州。武將們堅持增兵,文官們以國庫錢緊為由拒絕,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吵逐漸激烈。雲黨砥柱雲世瓊,與李黨領袖李弼輔,卻都沒有發聲。
三朝元老太師兼禦史中丞侯莫陳洛此時坐在先帝禦賜的朝椅上,打了個哈欠,靜看雲李兩黨之爭。
啟帝坐在龍椅上,麵色平靜,不辨喜怒。他忽然抬起雙手,向下一壓,原本吵鬧的宣正殿,立刻安靜起來。隨後他道:“中丞大人,你怎麼看?”
侯莫陳洛打起精神,剛要下跪,啟帝又道:“朕準你坐著說。”侯莫陳洛謝恩後,緩聲道:“老臣對征戰沙場一事,遠不如大柱國精通,所以老臣在回答聖上的垂問前,有幾個疑問,想請大柱國幫忙解答。”
大柱國雲世瓊當即道:“中丞大人請講。”
侯莫陳洛道:“多謝雲大人。眼下已經入冬,聽說冬日裏,向晚原上的輜重籌備很困難,如果在此時,王帳想從十萬人馬,集結到三十萬人馬,需要多久?”
雲世瓊皺眉道:“估計至少要兩個月時間。”
侯莫陳洛點頭道:“兩個月……那就是春節前後。三十萬北狄人,能否在兩個月內,攻破幽雲十六州。”
雲世瓊道:“幾乎不能。”
侯莫陳洛又道:“如果明年三月,草原諸部打不下幽雲十六州,是會同往年一樣,退兵回向晚原春耕,還是繼續強攻幽雲十六州?”
雲世瓊道:“這件事本官難以回答。”他解釋道:“天啟二年,大周兵力不足,鎮北軍尚且十餘萬,草原王帳集結三十萬兵馬,從飛狐道入侵幽雲十六州,那一仗草原諸部一直沒退,打了兩年,直到天啟四年,王帳才戰敗稱臣。”
侯莫陳洛點頭道:“天啟二年,十萬鎮北軍對陣三十萬草原諸部的兵馬。假如臘月前後,草原王帳能集結起三十萬兵馬,也不過與鎮北軍兵力相當。”
雲世瓊反駁道:“此一時彼一時,當時鎮北帥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