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五章:鄞州城(1 / 2)

不知為何花瑾言也來到偏殿前,他負手站在廊下。煦日和風,吹起衣炔,撩起發絲。

老和尚倒是一點也不驚訝,依舊轉著他的念珠。又從懷裏掏出個小本本示意她遞給花瑾言。

葉清宛也沒有多想,順手翻了一下,這一看不得了,竟然是一個賬本!裏麵記著某年某月某日香油錢收入多少,支出多少。

頓時一個頭兩個大,暗罵自己真是手賤,翻什麼翻?

花瑾言接過賬本也不言語,見她如此表情也隻是笑笑。

五年前葉清宛就知道花瑾言跟這個普濟寺關係有牽連。

那是花瑾言在她家裏借住兩年之久後的某一天,忽然說有事要辦就匆匆離去了。

大約兩個月後,葉清宛隨著小葉夫人一起到普濟寺上香。

也許是因著葉詢捐贈了個佛像金箔的事,又或許是因為葉清宛“極有佛緣”的傳聞,她們在普濟寺向來待遇不錯,每次來都是要吃了齋飯才回去的。

她的無聊,便四處走動。恰恰在一個人跡罕至的涼亭內遇到了離家已久的花瑾言。

當時花瑾言與那個名為“坤叔”的人在說著什麼,總之就是一些關於局勢之類的。

在此之前,任由她想破了腦袋,也不會把這些話和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聯係在一起。

那時她才驚覺:哦,原來古人的十來歲和我們那裏的十來歲是不一樣的呀。

而後花瑾言又表現的對普濟寺極為熟稔,葉清文也隻當他是借居寺廟以掩人耳目罷了。

今日看見老和尚給他賬本,猜想莫不是要動用香油錢做經濟來源?

花瑾言收了賬本對老方丈施禮。“有勞方丈大師了。”然後示意葉清宛跟他走。

葉清婉想著也待了有一會兒了,便對著方丈施了一禮道一聲“告辭。”

她雖然跟老和尚嘮嗑的時候沒個正形盡是調侃,但老和尚畢竟是德高望重的方丈,該盡的禮節還是不會少的。

二人順著石階小徑緩緩而下,但想著前殿的人實在太多,就拐個彎,往當年的涼亭那裏去了。

大約莫因著小半個山頭都是普濟寺的,日常都有和尚打掃料理,所以所到之處風景不但清幽雅致,更莫名的有一種能讓人心靈安靜的能力量。

涼亭也還是當年的模樣,隱在花叢水澗邊。

花瑾言瞅著葉清宛,記憶中的小娃娃因為天不怕地不怕的緣故,而顯得奶凶奶凶的。現在雖然依舊天不怕地不怕,卻多了一份沉穩,一份端莊。

莫名的有點心慌,想著來時馬車上說的那些話。怕她玲瓏的心思已猜透,也怕她心中有氣。“宛宛,你可怪我?”

葉清宛搖了搖頭,山澗的風帶來百花的香氣,不停的縈繞在鼻尖。

她這個人曾犯過一個錯,大學時有個室友喜歡買買買,她看在眼裏覺得心疼錢,便整日裏念叨:“你怎麼又買東西了,哇,這都夠兩個星期生活費了,你也體諒體諒你父母哇。”

有一日那個室友終於受不了了,回了一句:“關你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