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六十五章:至暗時刻(上)(1 / 3)

光明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為它不是總存在的,總需要有人用汗水、鮮血,甚至是生命去爭取,而沒有光明的日子便是所謂的至暗時刻。

人類曆史上有太多這樣的時刻,比如二戰初期,歐洲大陸全麵淪陷,東線戰場節節敗退,全世界都籠罩在***的陰影之下;

又比如蒙古南侵略,屠滅華夏根基,炎黃精英盡覆崖山一役,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危在旦夕。

眼下無論是對北武衛,還是對徐銳本人來說,也都處在至暗時刻,在這樣的時刻,總需要超乎常人的忍耐,和對希望異乎尋常的執著。

三狗死了,徐銳匆匆將他埋在一處山澗,墳頭隻是一塊剛剛砍下來的破木板,風一吹就會歪,也許一回頭便再也找不到墳塋的所在。

但這已經是這個徐銳能為他做的所有,因為還有更棘手的問題等著徐銳去解決,更多人的性命等著徐銳去拯救。

沒有人願意冒著有去無回的風險翻越流青山,除了因為這座奇怪的山脈每隔數百裏便會出現一個貫通南北的隘口之外,也因為它實在太過艱險。

如果硬要類比,流青山與橫斷山脈有些類似,短短幾百裏的地界,海拔從區區三百多米急速上升至四千多米,然後又迅速下降到五百米左右。

這樣一來,就會催生出無數如參天大樹一般直插雲霄的奇峰峻嶺,以及因為海拔上升過快帶來的如高原缺氧、氣候嚴寒等諸多困難。

雖然徐銳用從另一個世界學到的野戰知識,逢山鑿路,遇水架橋,大大降低了翻山越嶺的難度,但光靠他一個人,無論如何也無法對抗大自然的可怕力量。

從進山的第二天開始,北武衛就不得不麵對接踵而至的困難。

宏威十五年深秋,老天就像故意與北武衛作對一般,紛紛揚揚的雪不僅來得早,而且一下就不停,本就艱險的山路被白雪覆蓋變成了吞噬生命的可怕陷阱。

流青山裏本沒有路,所謂的山路其實就是斷崖上露出來的岩石,它們通常隻有三十厘米寬,最窄的地方甚至不到二十厘米,一邊是陡峭的山壁,另一邊便是萬丈深淵。

道路太窄,隊伍就會變成長長的一字長蛇陣,腳下的積雪被前麵的隊伍踏成了冰,後麵的人一不小心就會踩滑,失足跌落山穀。

隊伍裏每隔一會兒就能聽到一聲跌落山穀的驚恐慘叫,開始時將士們還會停下腳步前去查看,將軍們也會用這些反麵教材提醒士卒千萬小心。

可到後來,因為類似的事實在太多,將士們都已經麻木,聽到慘叫聲隻是微微皺一下眉頭,便繼續前進。

除了失足之外,將士們最擔心的還是藏在積雪之下的山縫。

複雜崎嶇的山路上有許多狹長的山縫,被積雪覆蓋之後根本看不出來,一腳踏空就會跌入數百米深的山縫裏,像是一瞬間被野獸吞噬。

到了進山的第三天,北武衛已經接近山脊,海拔狂竄到四千米左右,不少士卒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體力不支之後便開始逐漸掉隊,而在這樣的嚴酷環境下一旦掉隊往往意味著死亡。

比高原反應更恐怖的是嚴寒。

狹窄的山路上空間有限,幾十個士卒像沙丁魚一般擠在一個帳篷裏的情況非常普遍,可即便是這樣仍有不少人沒有空間搭帳篷。

那些沒有帳篷的士卒隻能把毯子、被褥裹在身上,緊緊挨在一起,然後蜷縮在角落裏,躲避可怕的風雪。

然而第二天太陽升起,將士們活動筋骨準備繼續上路時才發現,那些沒有帳篷的士卒們已經被凍成了一排排的冰雕。

自此之後,將軍們下了嚴令,無論空間多麼狹窄,哪怕人落人也得睡進帳篷裏,決不允許再出現露宿風雪的情況發生。

直到進山的第四天,大軍終於從高高的山頂進入了徐銳早已規劃好的峽穀,士卒的大量非戰鬥減員才算得到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