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第八十三章:朝會(1 / 3)

就在徐銳探訪戎揚胡同的時候,朝堂之上風起雲湧,正在進行一場看不見的角逐。

北武衛歸營,四品以上將官太和殿覲見,這個消息如同一個風暴迅速席卷大魏官場,一場醞釀了一月之久的風波終於迎來了決戰時刻。

太和殿外,六位內閣閣老,除兵部之外的六部堂官,左右都禦史,五軍都督府指揮同知全都不請自來,幾乎所有大佬悉數到齊,等待著皇帝的召見。

一眾文臣之前,年近七旬的百官之首,內閣首輔黃庭之端坐在一個蒲團之上,半眯著眼睛假寐。

由於其年事已高,皇帝特準賜座等待,這是百官之中唯一獲此殊榮者,標誌著聖眷不衰,地位尊崇,實際意義遠不是一個坐字能夠體現。

“恩師。”

年逾五旬的戶部尚書杜若剛剛趕到,立刻上前向黃庭之見禮。

黃庭之抬了抬眼皮。

杜若微不可查地衝他點了點頭。

黃庭之昏花的老眼中一道厲芒一閃而逝,隨即微微合眼。

兩人從始至終都沒有對話,但該交流的消息已然送到了對方的心上。

杜若回到班列中站好,吏部尚書湯懷信立刻湊了過來,小聲問道:“閣老可有諭令?”

杜若小聲道:“恩師準了,一切按計劃行事,此番決不能讓那些**討得好去。”

湯懷信點了點頭,朝其他幾位同僚遞著眼色。

涇陽之戰大敗,京師十二衛三十萬精銳損失殆盡,讓文官集團找到了打壓武將勢力的絕佳機會。

如今兵部一眾官員(魏國兵部由武將主事),五軍都督府數位大佬都已經回家待參,武將集團隻剩小貓兩三隻,正是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的大好時機。

雖然由於宏威皇帝態度曖昧,文官集團的攻勢一度放緩,但這些滿頭銀發的老頭子戰鬥意誌極為旺盛,都躍躍欲試地等著在北武衛歸營的這天,為武將集團的墳頭蓋上最後一捧黃土。

太和殿變成了文武兩股勢力決戰的戰場,等候皇帝召見的臣子自動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列,氣氛異常緊張。

烈日之下,一個小黃門從太和殿內快步走出,朗聲道:“傳聖上口諭:既然眾位愛卿不請自來,便一起進來聽聽吧!”

以劉異為首的北武衛將官聞言都是一驚,一眾文官大佬卻紛紛麵露笑意。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是瞎子都知道文官們想幹什麼,這個時候傳文官一同覲見不是等於給了他們攻訐北武衛的機會?

聖上終究還是對鐵板一塊的武將集團失去了耐心!

黃庭之豁然睜眼,從蒲團之上緩緩起身,邁開大步朝太和殿走去,哪有半分老態?一眾文官大佬神采飛揚,緊隨其後,個個精神抖擻。

劉異心中不安,臉色鐵青,卻不敢耽擱,拍了拍猶自愣神的肖進武,領著眾將匆忙入殿。

大殿之內,宏威皇帝高高坐在上首,龍冠上的珠簾擋住了他的臉,看不清臉上的表情。

文武兩班分列左右站定,吏部尚書湯懷信望向身邊的杜若,杜若沒有回頭卻向他點了點頭。

按照之前的計劃,等到皇帝挑開話題,杜若便會第一個出班啟奏,彈劾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一眾將官玩忽職守,導致魏軍慘敗,以及北武衛擅自退兵,令收複涇陽的計劃徹底擱淺。

之後五部尚書、左右都禦史都會出班附議,打壓有敢反駁的武將,再之後便是閣老們接連出馬施壓,引導輿論,最後內閣首輔黃庭之總結陳詞,一錘定音。

仿佛一切都已經注定,久經“戰陣”的杜若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他懷裏揣著彈劾的奏折,死死盯住龍椅旁的小黃門,隻要他念完“有事起奏”的開場白,便輪到自己表演。

可左等右等,那小黃門竟然依舊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遲遲沒有念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