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一百一十五章:野望(1 / 2)

龍案上,兩枚拇指大小的丹藥靜靜放著,汪順站在龍案邊,眼觀鼻,鼻觀心,裕王則跪在龍案前,把頭埋得低低的,不敢說話。

宏威皇帝麵無表情地看著手裏的奏章,隻是短短幾行字,他看了整整一炷香的時間還沒有提筆朱批。

大殿裏的三人似乎都將那三枚回春丹當做無物,但做得太刻意,反而讓氣氛變得有些詭異。

良久,宏威皇帝終於放下了手中的奏章,朝跪在龍案前的裕王望去。

“聽說你最近同那小子走得很近?”

這句話沒頭沒尾,像是在打機鋒,裕王卻是渾身一震,把頭埋得更低了些。

宏威皇帝擺擺手道:“起來吧,朕的這幾個兒子當中就數你最為淡薄,不必如此謹小慎微。”

“兒臣遵旨。”

直到聽見這句話,裕王才如蒙大赦,答應一聲,直起腰來。

宏威皇帝似是隨意地瞟了裕王一眼,感慨道:“一轉眼,你們都長大了,朕也老了。”

裕王連忙道:“父皇正值春秋鼎盛,乃九天金龍一攬天下,實為我大魏之福,天下之福。”

“春秋鼎盛……”

宏威皇帝看了看桌上的回春丹,輕笑搖頭。

“鼎盛之後便是衰敗,事事本就如此,就算貴為天子也概莫如是,不過看到你們幾個欣欣向榮,朕即便日夜操勞,也足以慰藉了。”

裕王抱拳道:“父皇為天下日夜操勞,實乃千古聖君,兒臣見識淺薄,無法為父皇分憂,實在慚愧。”

宏威皇帝深深看了裕王一眼,突然笑了起來。

“老四啊,比起你的幾位兄弟,在為朕分憂這一方麵你的確差了不少啊。”

裕王雙手一抖,低頭道:“幾位兄弟具都才華橫溢,唯有兒臣不才……”

“你太過自謙了。”

沒等裕王把話說完,宏威皇帝便道:“在你們兄弟幾個裏,你也算出類拔萃,隻是平時做事太過謹慎,反倒不顯山不露水,其實你有幾斤幾兩,朕心裏清楚得很。

老四啊,眼下南朝虎視眈眈,西北草原蠢蠢欲動,東北那幫蠻人經過幾年修養也像是過了冬的螞蚱,開始活泛起來,你就不想出來幫幫朕?”

裕王聞言頓時渾身一顫,叩首道:“父皇言重,父皇登基一十五載,威震天下,無論南朝小兒還是北方蠻夷,無不歸心臣服。

若說還有些細枝末節一時暫未理順,大哥行事穩妥,七弟銳氣鋒芒,都能為父皇分憂,兒臣才疏學淺,不如諸位兄弟,實在慚愧。”

宏威皇帝玩味地掃了裕王一眼,笑道:“果真不願出來做事?”

裕王身子伏得更低:“非是兒臣不願做事,而是怕做不好,反壞了父皇的大計,請父皇明察。”

宏威皇帝哈哈一笑:“做事哪有不犯錯的?不過你有自知之明也算不錯。”

聽到這句話,裕王心裏一鬆,明白最危險的時刻終於過去了,方才也不知父皇想到了什麼,突然出言試探,著實嚇出了他一身冷汗。

在他看來,皇子參與朝堂之事意義非同尋常,一旦答應便等於是告訴皇帝自己也有奪嫡之心,眼下太子與遼王的大寶之爭愈加激烈,他又怎敢在這個時候去蹚渾水?

隻是他對皇位雖無覬覦之心,但親口拒絕之後又聽到皇帝說他有自知之明,仍舊不免有些失落。

也罷,有舍才有得啊。

他在心裏歎惜一聲,正要繼續表明心跡,卻聽宏威皇帝突然幽幽地說:“如果是父皇請你出山幫忙,你也還是不願麼?”

裕王聞言先是一愣,接著瞳孔突然猛地一縮。

皇帝這話已經說得赤裸裸了,那意思分明就是告訴他,在皇帝心中他也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而且皇帝願意讓他來爭上一爭。

“父皇!”

裕王豁然抬頭,正好迎上宏威皇帝的灼灼目光。

宏威皇帝歎了口氣道:“你長大了,總是要做事的,父皇相信你有這個能力,不要怕犯錯,沒有人生來就什麼都會,慢慢學便是了。”

“父皇!”

對裕王來說,宏威皇帝這等關懷實在屈指可數,到底還是自己的父親啊,他心中感動,紅著眼眶深深下拜。

宏威皇帝擺擺手道:“最近大興城多有不靖,著實令朕頭疼,你便先幫著朕把刑部管起來吧。”

什麼?!

直接掌管一部?!

沒想到好消息接二連三,裕王心中震撼,頓時楞在當場,竟忘記了謝恩。

也難怪他會如此驚喜,宏威皇帝的權利欲極強,東宮太子說是監國,卻隻能從皇帝批閱過的奏折上“學習”治國理政,一點實權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