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三人對視一眼,臉色頓時有些難看,那小書生身份特殊,不知道他究竟意欲何為,裕王本能地不想讓徐銳卷進這件事裏,張了張嘴就要替徐銳說話。
可還不等他真的說出什麼,那小書生卻笑道:“怎麼,徐大人是嫌我等學識低微,不願與我等為伍,還是不願為我北朝學子正名?”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逼視徐銳,見徐銳麵帶猶豫立刻就信了三分,眼神更加不善。
如此一來,徐銳便已成騎虎之勢,裕王含在口中的話怎麼說都是錯,便再也說不出來。
被這一激,徐銳渾身一震,清醒過來,看那小書生似笑非笑,身邊幾人神色古怪,如何還不知道其中有鬼。
那小書生怕是衝著自己來的,不知她背後究竟是誰,又有什麼目的?
想到這裏,徐銳頓時心中一凜,警鈴大作。
“徐大人乃是我北國第一才俊,由他出題,你家小姐不會不同意吧?”
正猶豫的時候,那小書生又朝白筱晗的婢女問了一句。
婢女冷哼一聲道:“什麼第一才俊我家小姐見得多了,隻要他敢出題,我家小姐自然會對得完完整整,就怕你們這個所謂的聖人之像名不副實,不敢出題啊。”
二人一唱一和,圍觀之人頓時議論紛紛,徹底將徐銳逼入了死角。
人是社會動物,自打來到這個世界,徐銳一直在努力融入周遭,最近他鋒芒太露,已經有點木秀於林的意思,若是再因這麼點小事與北朝士子割裂,說不定會惹來更多的麻煩事。
罷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管背後算計自己的是誰,總要崩下他幾顆門牙!
一瞬間徐銳便將厲害想得清清楚楚,心中頓時生出一股豪邁之氣。
他豁然起身,朗聲笑道:“東籬先生厚愛,晚生愧不敢當,不過承蒙諸位賞臉,讓晚生出題,那麼晚生便當仁不讓!”
徐銳的事跡傳說已久,但真正見過他施展才華的人卻是少之又少,他這番當仁不讓頓時引起了眾人一陣歡呼。
那小書生臉上掛起一抹得逞的笑意,死死盯著徐銳,緊握的手心裏卻已經冒出一層白毛汗,似乎心中十分緊張。
徐銳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裏,心中冷笑一聲,說道:“聽好了,晚生出的上聯是:煙鎖池塘柳!”
“煙鎖池塘柳?這是什麼題?”
眾人聞言登時不明所以,露出一絲沉吟之色,隻有那小書生咀嚼片刻,第一個反應過來,瞳孔猛地一縮。
緊接著黃正元也似是發現了端倪,渾身一震,駭然地望向徐銳。
再後來裕王和肅王也讀出了其中的奧妙,撫掌大笑。
最後在場的大多數人終於慢慢體味到其中真諦,“轟”的一聲炸開了鍋。
所謂越短越難,像對對子這種事,字數多了反倒好對,字數太少的本就極難。
而且“煙鎖池塘柳”不過短短五個字,可這五個字的偏旁卻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意思更是組成了一副完整的畫麵,並沒有半點強行拚湊的痕跡。
想要對出此句,不僅意境不能差得太遠,而且五個字的偏旁必須與上聯呼應,要麼從五行入手,要麼另找一個與五行相當的立意破局。
可煙鎖池塘柳五行俱全,已經形成閉環,破無可破,五行本身又是文化裏的至高循環,想要找出與其相同的立意何其艱難?
其實此句並不是徐銳原創,而是明朝陳子升的《中洲草堂遺集》所錄,後來被乾隆皇帝拿來做了殿試的題目。
一位考生看到這個對聯之後扭頭就走了,另一位思考了一陣子之後搖頭歎息也走了,乾隆皇帝欽點第一位考生為狀元,各位大臣百思不得其解。
乾隆解釋說,這個上聯是絕對,第一個考生立刻就走,說明的他的學識深厚,才思敏捷,故而取為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