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中軍大營,無數傳令兵在帥帳門口進進出出,將前線的一條條消息帶來,然後再將一個個命令傳遞出去,短短一柱香的時間,便有數十人經過。
帥帳之內,肖進武仔細看著地圖,親兵們按照傳令兵送來的最新戰況,不停變換著標注,形成半動態的變化圖。
這也是從徐銳那裏學來的技術,能讓主帥最直觀、最迅速地了解戰場態勢。
徐銳在另一個世界看慣了實時傳輸的戰場模擬動態,對這裏遲緩的信息傳遞非常不滿,於是才寧願在戰場上花費大量寶貴的人力、物力製造人工戰場動態圖。
所謂人工戰場動態圖,別看隻是讓幾個人拿著代表不同意義的標誌往地圖上粘粘貼貼,但這其實涉及一整套信息收集和指揮係統。
要想在不會動的地圖上呈現時時變化的動態戰場,首先需要建立起完善、快速的信息傳遞機製,以眼下的戰場規模,至少需要七八百人專門負責從前線將最新的戰場態勢及時、準確地傳遞回中軍。
此外,為了避免出現誤差,負責動手變更戰場動態的親兵必須進行長期的專業訓練,以掌握並熟練運用地圖、諸兵種戰法等知識。
否則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光是貼錯一個標簽,就能差之毫厘,謬之千裏,甚至直接斷送整場戰役。
徐銳研究了整整三個月,又經過多次演練才形成了一套較為可靠的係統,用以取代電腦,在冷兵器時代實現動態戰場態勢的實時傳輸。
在天啟衛的某次演習之中,肖進武發現了徐銳的這項壯舉,立刻意識到它的重要作用,於是馬上找徐銳商量,想把這套係統學到手中。
徐銳當然很好說話,安安靜靜地聽完肖進武的要求後,便笑眯眯地一口答應下來,隻是表示需要肖進武為自己的勞動成果付出“小小”的報酬。
對於這種合理要求,肖進武自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可當他看到徐銳列出的報酬清單時,才知道自己實在太天真了,徐銳這小子蔫壞,哪會放過這等敲竹杠的機會?
據說若是按照他的清單,半個兵部都得姓了徐,剛正不阿的肖進武自然不會答應徐銳的無恥要求,於是雙方陷入了堅苦卓絕的談判(扯皮)之中。
然而在徐銳一個接一個的古怪理由下,堂堂兵部尚書臉都綠了,就差當場掀桌子,可偏偏徐銳找的理由看起來都十分充分,令他發作不得。
經過一番“激烈”地討價還價,最終在肖進武付出了三千匹上好軍馬、三百六十輛板車、六千具連射弩,以及額外三十萬兩軍餉的代價之後,才把徐銳的這套技術搞到了手裏。
至此,幾乎被掏空的兵部尚書得償所願,而天啟衛不僅武器庫更加充盈,而且當月每個士卒都領到了十倍軍餉,大營裏頓時充滿了對這位摟錢主帥的歌功頌德之聲。
事後,徐銳“摟錢主帥”的名聲不脛而走,但凡有點家底的上官見了他都會下意識地捂緊錢袋,可他卻不以為然,逢人就說自己虧了,揚言要找肖進武把東西拿回來,弄得有那麼一兩個月肖進武一見徐銳就得躲著走。
其他人將此事看在眼裏,都嘀咕是不是錯怪了徐銳,難道真是肖進武利用上官的身份對徐銳巧取豪奪?
直到肖進武在某次醉酒之後終於解開了眾人的疑惑,當時這位可憐的兵部尚書忍不住心中悲憤,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控訴徐銳對自己的敲詐,令在場之人無不震驚。
同時也對徐銳敲竹杠的功夫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開玩笑,他連兵部尚書都敢敲得這麼藝術,其他人還不被生吞活剝?
於是徐銳又多了一個美名——“鐵竹杠”。
“這小兔崽子……”
看著眼前的地圖,肖進武便想起了這些陳年往事,輕聲笑罵了一句。
自打開戰以來,北朝大軍唯獨在反應速度上比南朝精銳快上數倍,這便是他唯一的優勢,也是這套係統帶來的最直觀的效果。
想在冷兵器戰場上確保信息傳輸的速度和準確性何等之難,能夠讓肖進武始終保持對全局了若指掌,這已經算是一個奇跡,也是肖進武敢打這一仗的王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