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第三百六十八章:大事件(1 / 2)

“這麼說南朝主力偷偷繞過了我軍的監視,突襲了冬欄堡,將肅王圍困在內了?”

最新消息送到的時候,天啟衛正朝著百裏開外的新長安緩緩進發,舒適的馬車廂裏,徐銳皺著眉頭問風塵仆仆的安歌。

在收到先前戰報,得知肅王被圍困的第一時間,徐銳便派安歌聯絡錦衣衛的秘密渠道,打探消息,僅僅一晚上,安歌便拿到了更詳細的情報。

“正如少爺所言,戰敗之後武陵親軍殘存主力故意做出南撤的姿態,利用東南戰線數十萬南朝大軍隨時可能發動突襲,肖、劉兩位大帥不敢全力圍剿他們的形勢,迅速脫離我軍監視,然後在廣寧府一帶故布疑陣,演了一出空城計。

開始的時候,肖、劉兩位大帥以為他們賊心不死,是要配合東南戰線的南朝大軍繼續對我軍發動進攻,但連續數日不見他們的動靜,引起了我軍的懷疑。

兩位大帥隨後派遣斥候深入探查,這才發現廣寧府已經成了一座空城,而數萬武陵親軍早已不知去向。

就在這時,涼州狼煙四起,傳來了冬欄堡被圍的消息。”

徐銳又問:“肅王被圍了幾日?情況如何?還有,東南戰線的那數十萬南朝精銳有動作麼?”

安歌道:“消息上說肅王已經被圍了兩日,但消息本身就是三天前的,算起來至少已經有五六日了,現在還不清楚冬欄堡的情況,至於東南戰線的那數十萬南朝精銳,目前還沒有情報。”

聞言,徐銳點了點頭:“既然東南戰線的數十萬南朝精銳沒有行動,便代表本帥先前的判斷沒有錯,武陵王故意虛晃一槍不是真的想打,隻是為了策應武陵親軍盡快回國。”

說著,他的目光落在地圖上,眉頭又皺了起來:“可是這就怪了,既然我沒有算錯,那武陵親軍為何不老老實實地返回西川,而是殺了個回馬槍,又繞到涼州去了?”

安歌撓了撓頭皮道:“我也想不通,按說返回南朝的話走西川經海路風險最小,若是經過冬欄堡,便要進入十萬大山,快是快些,但那路可不好走,聽說就和冬季的流青山一般,得死不少人。”

徐銳微微一愣,腦海中仿佛突然閃過一道閃電,驚道:“你說得對,走十萬大山至少能比西川這條路快上半個月,他們要爭取的就是這半個月!”

安歌愕然道:“少爺,武陵親軍人數有限,個個都是寶貝,他們舍得用人命來換時間?再說就算他們走西川這條路,肖、劉兩位大帥也拿他們束手無策,難道是他們早就知道咱們會在背後陰這一手?”

徐銳搖了搖頭,眉頭漸漸舒展開來,冷笑道:“我軍人數有限,就算迅速平定了西川,也不可能真的把武陵親軍全部留下,相比起來,恐怕走十萬大山這條路死的人會多上數倍。

他們不是顧及咱們這個小小的天啟衛,也不是因為擔心被肖、劉兩位大帥圍剿,他們有不得不這樣做的理由。”

“不是擔心咱們,也不是擔心肖、劉兩位大帥,那他們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安歌不解地問。

徐銳半躺在軟軟的靠背上,沉吟道:“山穀大戰結束之後我曾做過一次作戰分析,發現這次指揮武陵親軍的統帥與上次涇陽之戰與我交手的統帥極為相似,很可能就是同一個人。

此人作戰迅猛,極善於利用敵我優劣,出其不意地發動突襲,而一旦被他盯上便很難擺脫,但此人也有一大特點,那便是頭腦冷靜,用兵太穩,極少行險。

可是這一次不同,他們選擇走十萬大山這條路線本就是極度行險,與他一貫的用兵策略大相近庭,說起來倒更像是迫不得已的狗急跳牆!”

“究竟是什麼事,竟能逼得他們狗急跳牆?”

安歌大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