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第四百零二章:私事(1 / 2)

順著徐銳的手指望去,隻見油布之下竟是一箱箱手雷,竟有四五十箱之多。

自從山穀之戰後,軍中將領見識過天啟衛那神鬼退讓的火炮威力,無一不被深深震撼,掀起一股火器狂潮。

尤其鄧禾可是親自參戰,眼睜睜看著強悍無匹的武陵親軍被徐銳的火炮打成土雞瓦狗,心中驚駭難以形容,對火器的渴望更是難以言喻。

都是帶兵的將軍,誰不希望手中握有能鼎定乾坤的利器?早在戰鬥剛一結束,便有性急的將領直接向宏威皇帝遞了折子,請求調撥一批火器。

可是一來戰鬥還未結束,宏威皇帝不可能厚此薄彼地調配火器,二來兵部的庫存都被安歌搜刮一空,新生產的還需時間,宏威皇帝就算想調撥也沒辦法。

此事最終沒了下文,可越是得不到的,便越是讓人垂涎,這其中當然包括這位東南總兵,鄧大將軍。

看到麵前的手雷,鄧禾瞪大了雙目,硬生生把到了嘴邊的拒絕之語咽了回去,驚愕地望向徐銳。

“怎麼,鄧將軍不喜歡?”

徐銳笑眯眯地問。

鄧禾搖了搖頭,沉聲道:“朝思暮想之物,怎能不喜歡?隻不過軍資糧草向來由兵部統一調配,尤其火器一事聖上頗為看中,哪容我等私相授受?”

“原來將軍是擔心此事。”

徐銳輕笑道:“將軍多慮了,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鄧將軍還要殲滅武陵親軍餘孽,為了對付強敵,天啟衛的炮兵都會調給將軍指揮,這點手雷又算得了什麼?”

聞言,鄧禾心中一驚,豁然望向徐銳。

不等他開口發問,徐銳便麵色一肅道:“將軍有所不知,天啟衛雖然一戰擊敗二十萬叛軍,但天啟衛人數終究有限,還得麵對西川亂局,根本無力追擊潰逃的那支武陵親軍。

眼下留守西川的五千武陵親軍,還有大約兩千餘人重新整肅,退至宮合府以北,打算乘船逃離西川。

南朝大軍勾結崔氏,趁虛而入,對我北國發動突襲,所犯罪行罄竹難書,本帥無論如何都不會坐視他們安然回國。

此前力有不逮也就算了,現在將軍率大軍馳援而至,本帥早已決心將其一網打盡!”

提到正事,鄧禾立刻拋開先前的成見,抱拳道:“末將得聖上欽命,歸大人調遣,絕不會放過那支武陵親軍,隻不過此戰理應由徐帥坐鎮,將天啟衛炮兵調配給末將指揮又是何故?”

徐銳哈哈笑道:“鄧將軍,明人不說暗話,你不遠千裏馳援而來,若是我把所有的功勞都攬在自己懷裏,你還不在背後罵我麼?”

鄧禾又是一愣,他沒想到徐銳竟會直接將事情挑明,頓時老臉一紅。

這次南北大戰,東南邊軍雖然出力甚多,可所有戰役的表現全都不堪入目,反而坐實了戰力孱弱的名頭。

眼下戰爭已經到了尾聲,立功的機會越來越少,眼看這頂破帽子再也摘不下來,所有將士都著急上火。

一路上,部下們不止一次找到鄧禾,商量要用什麼手段迫使徐銳給他們立功的機會,從以鄧禾資曆壓人,再到利用大軍人數製造事端,逼迫徐銳就範。

所有能想到的歪招都想到了,卻唯獨沒有想到徐銳竟會如此大方地將這個立功的機會直接讓了出來,不僅如此,他甚是還提供武器和炮兵,算是真正的送佛送到西。

要知道在此之前,放眼天下能擊潰武陵親軍的唯獨徐銳一人而已,若真如徐銳所說,那麼這個巨大的功勞簿上即將會寫上鄧禾的名字,這如何能不讓他激動萬分?

隻此一項,鄧禾對徐銳的偏見不但立刻煙消雲散,甚至還為之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生出些許愧疚。

鄧禾望著徐銳,暗道這小子雖然喜歡擺譜,卻也不過是年輕人愛顯擺的通病罷了,說到底,他身上還是有幾分劉帥的幹脆和仗義。

“多謝徐帥高義,作為主帥,總不能讓將士們流血流汗之後還帶著惡名返鄉,我東南邊軍的確太需要這一場功勞了。”

鄧禾鄭重地朝徐銳抱拳,語氣裏已經多了幾分恭敬。

徐銳笑著擺擺手道:“都是保家衛國,哪來內外之分,邊軍之所以戰力孱弱,其實乃是我北國優先十二衛的政策所致,非將士之錯,將軍不必掛懷。

不過此戰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邊軍戰力低下總不能是常態,恰好本帥在兵部有個職缺,等回去之後會酌情將新造好的火器分配給邊軍。

當然,這些火器能提升多少戰力,還看將軍如何使用了。”

“什麼?!”

鄧禾心中一驚,徐銳管著兵部武庫清吏司,自然是有分配火器的權利,可是此戰過後,必然全軍都在等著他的火器,光是分配給京師十二衛都不夠,他竟然還能擠出一些分給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