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第四百零八章:青雲直上(1 / 2)

正陽門便是長興城的正南門,按照大魏的慣例,每當有大軍凱旋,能從此門而入便是最為榮耀之事。

當天啟衛趕到正陽門前的時候,從戰場上返回的大軍早已列隊完畢,將近三十萬人馬把官道堵得嚴嚴實實。

徐銳不想出風頭,更不著急在人頭攢動的大軍之中尋找肖、劉二人,於是便下令天啟衛默默跟在大軍最後,然後又派曹思源去向大軍主帥通報情況。

可是還不等曹思源動身,便有一個黑甲騎士打馬而來,朗聲叫道:“奉大帥鈞令,天啟衛入中軍,都指揮經曆徐銳隨帥旗入城!”

軍令一出,徐銳便知躲不過去,將全軍交由張佐烽代管,自己則騎上戰馬,朝帥旗飛奔而去。

帥旗之下,一眾將領早已集結完畢,圍著肖、劉兩位大帥一字排開,每個人都把下巴抬得老高,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神氣模樣。

“嘿,臭小子,你比老子譜都大,讓長輩們等了你整整九天,我不管,回去要沒有一百箱手雷,老子便帶兵掀了你的天寶閣!”

一見徐銳打馬而來,相熟的將領頓時起哄,其他將領別管認不認識徐銳,都跟著笑罵。

這一戰打下來,天啟衛和徐銳不說威名遠播,至少已經贏得了大多數將領的信任和尊重。

軍中的規矩還算相對簡單,強者為尊,適者生存,老家夥們甭管今後站誰的邊,但起碼在這一刻是打心眼裏喜歡這個能打仗的少年。

徐銳被這陣勢嚇了一跳,連忙告饒,將軍們眼饞徐銳的火器,豈肯放過這個好機會?七嘴八舌,半真半假地向徐銳討要。

“亂什麼,都閉嘴!”

直到劉異一聲怒喝,眾人頓時安靜下來。

劉異和肖進武並排立在諸將之前,隻朝徐銳瞟了一眼便回過了頭,甚至連一句話都沒說什麼,但徐銳還是從那一瞥的眼神裏看到了濃濃的欣慰。

肖進武則是笑眯眯地朝徐銳眨了眨眼睛,最後還不忘朝他伸出一根大拇指,看得徐銳會心一笑。

整整七個月沒見了,還好絕大部分熟悉的人都還在,隻是徐銳看著劉異的背影,似乎比起大半年前他又老邁了些,心中忽然有些酸楚。

此時,“嗚嗚”的號角聲響起,與凱旋大軍相對而立的禦林軍立刻分開,將官道讓給凱旋大軍的同時,也露出了站在他們身後的文武百官。

說是文武百官,其實還是以文官居多。

宏威皇帝的聖旨是在京七品以上官員全部出席,除皇帝親自準假者,其餘人等不得缺席。

是以數百名官員從今日一早便頂著烈日站在了官道兩旁,翹首以盼大軍凱旋,而排在百官之首的便是內閣首府黃庭之。

號角一響,黃庭之從聖上欽賜的太師椅上站了起來,緩緩下跪,隨著他的動作,身後數百名官員也一同跪了下來。

剛剛趕回來的胡淼此時便站在一旁高高築起的禮台上,抱著聖旨高聲宣讀,在他之下又有數百宦官拍成一排,站在官道兩側,將聖旨的內容逐一傳遞,讓堵在官道上近十裏的凱旋大軍知道。

這篇聖旨很長,除了宏威皇帝的盛讚和勉勵之外,竟還附著長長的嘉獎名單,按照兵部呈報的功勳冊論功行賞,算是給了所有將士一個大大的驚喜。

徐銳沒有聽仔細,但還是聽到了天啟衛幾個主要將官的名字,張佐烽、郭盛寶、林紹東幾人都升了從五品,進入了真正的京官序列。

曹思源因為半路出家,所謂的軍銜隻是在兵部作了登記,並未列入吏部官冊,因此比其他將官稍遜,隻得了個正六品的位子。

盡管如此,相比起正常升遷,這也是坐火箭的速度了。

唯獨徐銳本人沒有出現在這個封賞的聖旨之中,以至出現天啟衛諸將官都和他這個主帥平起平坐的荒誕局麵。

不過徐銳並不在意,一來他知道聖上隨後一定會對此戰的主要將官進行封賞,二來他實在不想太過顯眼,巴不得找個單獨的機會接一道密旨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