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第四百三十四章:秘密項目(1 / 2)

蒸汽機的出現過於震撼,為這次考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這次考察一來是為了檢驗這幾個月以來,新上馬的項目進展情況,二來也是為了讓股東們見識見識星河集團的實力。

由於資源整合,徐銳將67%的股權都讓了出去,最終宏威皇帝本人占股30%成為星河集團的第一大股東,並擔任第一屆董事會主席。

其餘的33%股權則由宗室分開持有,持股的最大比例永遠不得超過寶親王的7%。

為了分散控製股權,宏威皇帝找了為數不少的小股東,因此除了寶親王外,實際持股比例超過3%的人寥寥無幾。

可別小看這3%的股權,若星河集團真能完成第一階段的藍圖目標,實現年利潤七千萬兩,那麼百分之一的股權便能獲得70萬兩的分紅。

而在徐銳的招股書裏,這還僅僅隻是最低最低的目標而已。

若是能真的走上軌道,對天下各國進行殖民傾銷,這個數字立刻便會暴增,達到恐怖的四億兩以上。

這意為著星河集團每年的營收將達到天方夜譚的十四億兩,僅這一個企業直接創稅便高達1.12億兩,超出大魏全年的財政收入。

這還不算貿易中產生的大量其他稅收,粗略計算,到那時星河集團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稅收很可能高達七億兩白銀以上。

對於目前歲入僅有八千萬兩左右的大魏來說,這絕對是一塊能把人噎死的大餅。

可偏偏幾乎所有人,尤其是去過天寶閣以及見識過星河集團那些新工廠的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能達成這樣的效果,有一大部分的原因要歸功於此次考察。

星河集團的新股東為數不少,除了極少數是由徐銳親自篩選的之外,其餘的絕大部分都是由宏威皇帝在宗室之中直接指定,除了對皇帝的絕對忠誠,以及地位尊貴之外,其他條件參差不齊。

為了凝聚這些人心,也為了給他們希望,徐銳才讓安歌、林紹東和袁子雄策劃、安排了這次考察,效果顯然十分理想。

當天下午,股東們便帶著久久不能平靜的心情和對未來與財富的無限期待回家,他們將成為星河集團以及工業化的第一批簇擁,甚至是未來資本家的潛在萌芽。

等到股東們全都滿意而歸,隻剩下徐銳和一眾心腹的時候,袁子雄才湊近徐銳道:“主公,除了之前的那些項目之外,還有一些您親自吩咐的保密項目也有了進展,您要看看嗎?”

“哦,這麼快便有進展了?當然要看!”

徐銳稍稍一愣,立刻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袁子雄點了點頭,朝手下的親信招了招手,立刻便有袁家子弟過來為徐銳幾人引路。

就在距離鍛造廠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研究院的技術孵化試驗室,表麵上專門進行新技術的量產試驗。

而眾人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個試驗室的底下,還有一處不小的存在,專門負責對徐銳親自交辦的秘密項目進行開發。

由於技術研究院本身就獨立於星河集團之外,所用資金又是走的私庫,所以這裏的所有項目及花銷都不必向股東公開,保密性極高。

在秘密實驗室內,沒有一個長工,所有的試驗均由袁家嫡係親自進行。

袁子雄首先帶人來到一間十幾丈見方的封閉試驗室,仍舊略顯簡陋的試驗台上放著無數圖紙,成堆的試驗材料,以及一個頭顱大小的半成品。

徐銳朝那辦成品一看,隻見那是一個拳頭大小,纏滿銅絲的內核,而在內核之外則是傳動軸和大塊的天然磁石。

隻看了一眼,徐銳便已心中有數。

“這是發電機!”

徐銳沉聲說到。

袁子雄點了點頭:“按照您的設計圖,我們成功造出了一個雛形,證實用這種設計方案的確能製造出天雷,隻可惜天雷十分不穩定,儲存和傳輸都存在問題,而且暫時沒能找到可以創效的用途。

銅線和天然磁石的成本太高,製造一台發電機比挖掘、提純等重的黃金還貴,暫時沒有大規模製造的可能。

還有,銅線的粗細不均,會對發電機的效率及穩定性造成重大影響,以目前的工藝水平暫時還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得等下一代車床投入使用才有可能徹底解決。”

徐銳點了點頭:“做得不錯,我原本以為要看到成品起碼還得等上三年,沒想到你們這麼快便給了我個大驚喜。

技術開發有困難是正常的,發電機太重要了,它的意義甚至會超過蒸汽機,絕對值得集中大量資源進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