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第七百零二章:完美收官(1 / 2)

與長興城的百姓相比,那些擁有銀票的主力——投機商人們便沒有那麼幸運了。

因為他們手裏大把的銀票剛剛用來掃貨,根本無法換取魏幣。

而對他們來說更糟糕的一點是,由於百姓們等著將銀票兌換成魏幣,而已經兌換了魏幣的百姓們則對失而複得的財產倍加珍惜,不願拿它來購買一路下滑的商品。

於是乎,市場上的貨幣立刻便從經濟學上的巨量流通,變成了流通不足,需求市場幾乎消失殆盡,商品價格再也繃不住,開始高台跳水。

到十七日傍晚,僅僅一天的時間,物價便從最高點一路下滑,速度甚至比當初瘋漲的時候還要快數倍,而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從十七日開始,長興城的物價再度出現劇烈波動,形成了為期十日的瘋狂暴跌,尤其是徐銳囤積最多的糧食和工業原料,甚至隻有物價飛漲前的五分之一。

其實早在十七日這一天,徐銳便將手裏囤積的八成貨物拋售一空,但他利用剩下的兩成商品,依舊源源不斷地向市場拋出更多物資。

正所謂買漲不買跌,當物價一路上漲的時候,市場信心充足,追高者自然很多,而當價格一路狂跌的時候,所有人都怕當接盤俠,所以便沒人再敢出手去買。

徐銳便是利用經濟學裏最淺顯的道理,將那最後兩成物資當成籌碼,不斷釋放供給充足的信號,一路拉低物價。

那些投機倒把,準備趁機大賺一筆的奸商們便是被徐銳這一通類似股票經營的操作深深套牢。

眼看之前還如廢紙一般的銀票成了硬通貨,而那些原本硬通的商品正在變成廢物,為數眾多的奸商們急得求爺爺告奶奶。

可是見識過徐銳的手段之後,長興城裏包括遼王在內的權貴們頂多隻敢在背後嚎兩嗓子,講講小話,或者去宏威皇帝那裏告個不疼不癢的狀,卻沒有一個人再敢站出來同徐銳作對。

至少在經濟這個領域,整個大魏都被徐銳一戰打服。

誰都知道即便遼王這等家大業大之人對上徐銳也丟了半條老命,甚至若不是徐銳放水,這位監國說不定還會栽個大跟頭。

誰也不想和遼王一樣,落得個傾家蕩產的命運。

徐銳這邊,通過最高點拋售物資,星河集團銳不僅立刻還上了向帝國央行貸出的數十億巨款,而且在央行宣布兌換法幣之後,仍舊有充足的銀票來換取魏幣。

等到長興城的物價降到了穀底,徐銳便又用手裏的魏幣來購買投機商人手中的商品。

此時投機商人們正為手裏積壓的大量商品發愁,害怕物價進一步下跌,會虧得更多,發現有人收購商品,大多數人便立刻斬倉出售。

因為害怕物價再一次劇烈波動,徐銳這回收購物資十分耐心,每天都隻買一點點,慢慢將物價拉回正常水平。

在這個過程中《長興日報》再度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配合徐銳的動作不停引導輿論,掌控節奏。

商戰之後,《長興日報》甚至開設了經濟專欄,當徐銳需要市場恐慌時,他們便釋放恐慌信息,當徐銳需要市場恢複平穩時,他們又用輿論幫助市場重新平穩。

通過高點拋售和低點買進兩波操作,大量商品又重新回到了徐銳手中,徐銳不僅重新掌握了星河集團急需的大量工業原料,而且還將超發貨幣的損失轉嫁到了投機商人身上。

打贏與遼王的這場商戰之後,徐銳需要麵對三個棘手的問題,一是盡快平易物價,二是恢複大眾對市場的信心,三是解決超發貨幣帶來的金融傷害。

前兩個問題雖然困難,但對徐銳來說都好解決,唯獨最後一個,超發貨幣收割了韭菜不假,但想要把這些錢再吐出來可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