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人此番回去千萬小心,務必堅定東南各部的信心,一定要堅持住,本帥已經全軍動員,立刻就會發兵。”
徐銳送杜若返回東南,一邊走,一邊說。
接到武陵王全線進攻大魏的消息之後,徐銳立刻召集各部召開作戰會議。
會上西北一眾將官都認為這場大戰乃是舉國之戰,需要國力的巨大支撐,以大魏目前四分五裂的情況來看,沒有一個勢力能夠單獨應對南朝的舉國進攻。
隻不過在如何出兵,何時出兵的問題上大家存在較大分歧。
大部分人認為西北方興未艾,根基太淺,應該做好充分的戰爭準備之後再發兵,但徐銳力排眾議,決定即刻出兵,務必幫助遼王穩定戰局。
徐銳在西北掌控著絕對的話語權,他金口一開,整個西北立刻便成了一座巨大的戰爭機器,開始整軍備戰。
這次的會議並沒有避諱杜若,當著他的麵對局勢進行討論決策,等於徐銳把自己的家底都攤開來讓杜若看。
之所以這樣做便是為了拿出足夠的誠意,給杜若吃一顆定心丸。
因為一旦東南的遼王真的扛不住壓力直接投降,或者短時間內戰敗,失去流青山這座天然屏障,那麼剩下的勢力恐怕便再難抵擋武陵王的攻勢。
徐銳的支持讓杜若感動,也找到了一絲希望。
聽著徐銳的囑托,杜若停下腳步,朝徐銳鄭重地抱拳道:“侯爺放心,老夫此番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東南,力主聖上抗吳,必定堅守到侯爺大軍來援!”
徐銳點了點頭,朝杜若作揖。
杜若換了個禮,然後跨上戰馬,雙腿一夾,帶著隨從和護衛朝著東南飛奔而去。
徐銳目送杜若的隊伍消失在視野之中,這才若有所思地往回走去。
“大帥,東南距離我軍實在太遠,就算急行軍也得走上整整兩個月,遼王能等得了嗎?”
林紹東湊到徐銳身邊憂心地問。
徐銳道:“眼下的戰況拚的就是時間,南朝之所以兵分兩路便是想要以最快速度瓦解北方戰局,組織幾方勢力重新聯合。
如果本帥所料不錯,武陵王是想讓西南的大軍迅速北上,阻擋我軍東進的步伐,同時以最快速度擊敗遼王,然後兵鋒直指長興。
若是讓武陵王搶在咱們前麵攻克長興,消滅了大魏的兩大嫡係,斷絕皇室血脈,那麼整個大魏的抵抗意誌便會跌到穀底,這場仗就會更加艱難。
所以咱們必須以最快出擊,趕在西線的南朝大軍完成合圍之前迂回到東線戰場,如此才能取得主動。”
林紹東憂心道:“除了軍事上的麻煩,屬下還擔心另一件事。
眼下我軍裝備了諸多新式武器,威力固然更強,但是諸如武器、彈藥、油料等所需後勤靡費也更加驚人。
西北的根基究竟太弱,此去東南路途又十分漫長,補給線壓力極大,以西北的經濟狀況恐怕很難支撐起一場全麵戰爭!”
徐銳點頭道:“你的擔憂很有道理,不過本帥還指著用這場大戰盤活整個西北經濟,絕不會讓它崩潰的。”
“嗯?”
林紹東聞言一愣,不解地問:“大帥已經有應對之策了?”
徐銳道:“本帥已經下令實行戰時經濟,所有資源都向軍事傾斜,並以西北總督府的名義發放國債,籌集資金。
咱們用這筆錢給西北的工廠下更多的訂單,商人們有利可圖,便會加大生產,保證咱們的各類物資供應。
同時,上官先生從草原各部手上收購了大批牛馬,建立了龐大的運輸隊,現在他已經率領運輸隊提前出發,建立補給線,隻等咱們打通通往西北的戰略要道,補給線便能發揮作用。
另外為了建設西北,早在一年前袁家主他們便大量使用黃金秘密向各國收購糧食,加上今年西梁大豐收,上官先生見糧價便宜,又趁機囤積了一大批。
眼下咱們的糧食已經足以支撐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