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第八百零八章:會戰赤水河穀(上)(1 / 2)

“轟隆隆”

火炮陣地上,一千三百多門火炮整齊地怒吼,聲浪裹挾著硝煙猶如海嘯一般滾滾而去,恐怖的後坐力震得大地微微顫抖,好似地震。

任何一個站在火炮陣地上的人恐怕都會被眼前的這一幕深深震撼,而在火炮瞄準的另一頭則將會是更恐怖的毀滅。

這些火炮和前一代的火炮不同,全都是增程加農炮,射程已經接近十公裏,能夠在極遠的距離對敵人造成戰役級別的打擊。

配合前線軍團裝備較小口徑的山炮、加農炮和迫擊炮,在火力上,天啟軍已經足以碾壓這個世界的一切對手。

“大帥,我軍已經全部進入前沿陣地!”

由一連串地下工事組成的臨時司令部中,林紹東指著作戰地圖對徐銳說到。

地圖是林紹東帶領參謀部連夜測繪的,上麵已經將各軍的進攻路線,以及敵人的防禦範圍標記得清清楚楚。

宏威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天啟軍突然折頭向西,開始對追了自己小半個月的南朝西路軍進行包抄。

原本徐銳是計劃以正麵佯攻拖住敵人主力,然後讓曹思源的第一旅、第二旅,張佐烽的第三旅、步炮混成旅從兩翼合圍,將敵人堵在赤水合穀進行圍殲。

但敵人的指揮官十分敏銳,天啟軍剛剛停下腳步便立刻意識到不對勁,派出五萬側翼向北猛攻,妄圖建立一條十公裏寬的通道,讓主力撤出河穀。

十一月十四日,執行包抄任務的曹思源第一旅和第二旅與執行突圍任務的南朝西路軍北上人馬迎頭相遇。

雙方接到的都是死命令,立刻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曹思源牢牢占據火力優勢,但他隻有不到一萬八千人,在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

南朝大軍久經沙場,戰鬥力極強,一開始便在火炮和火槍的掩護下對曹思源的陣地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然而裝備了大半熱武器的南朝大軍畢竟無法與已經完全進入熱武器時代的天啟軍相比,加上換裝時間太短,缺乏與武器相適應的戰法,讓他們的攻進顯得後繼無力。

在前三輪的衝鋒被曹思源的重火力粉碎之後,戰場的主動權便漸漸轉移到了曹思源手上。

十四日傍晚,曹思源部將近兩萬發各類炮彈傾泄到敵軍陣地上之後,第一旅率先展開反擊。

擁有鋼板防護的天啟戰車快速推進,步兵則跟在天啟戰車之後,將戰車為掩護,緩緩推進,這便是二戰時經典的步戰協同戰法。

戰鬥一開始,敵人的前沿陣地缺少足夠摧毀天啟戰車的武器,被打得節節敗退。

然而當第一旅往前推進了三公裏之後,敵人的反應終於珊珊來遲。

南朝大軍將炮兵陣地上的加農炮推到陣前,放低炮口,將加農炮當作反坦克炮使用。

雖然南朝加農炮的精度和威力都不足,但天啟戰車隻能抵擋弓箭的裝甲也與坦克相去甚遠,隻要被炮彈命中,除了車毀人亡不會有第二種結局。

正麵進攻受阻,曹思源部立刻用重火力對敵軍前沿的火炮進行火力壓製,並下令第二旅趁著敵軍缺乏火炮掩護,從肋部發動進攻。

南朝大軍害怕第二旅突破脆弱的側翼防線,隻得以騎兵衝擊來應對第二旅的攻勢。

在死神步槍、衝鋒槍和輕機槍的彈幕網下,南朝騎兵雖然阻攔了第二旅的進攻腳步,但也付出了極大的傷亡,相當於用人命來阻擋曹思源的腳步。

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缺乏夜視設備的天啟軍為了減少誤傷,並沒有繼續抵近野戰,而是利用炮兵繼續對南朝大軍展開壓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