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 68 章(1 / 3)

第六十八章

狄振邦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聽取寧海的建議,把狄家菜譜捐獻給淮揚菜博物館。

聞人礪幫狄振邦聯係了寧海,又由寧海牽頭找到了淮揚菜博物館,三方具體是怎麼商議的聞人礪也沒管,隻知道淮揚菜博物館最終決定要拍一個科普我國八大菜係和美食文化的綜藝,邀請了業內知名的八位廚師擔任嘉賓,每一個嘉賓負責一道菜係。

其中寧海負責蘇菜,狄振邦負責浙菜。據說節目開拍以後,寧海和狄振邦還經常湊到一起切磋討論,改良了不少仿膳菜譜。

狄振邦閑來無事做的醬菜也在節目上火了。他是禦廚後人,根據狄家菜譜的記載醃製出來的醬菜雖然看著不起眼,認真追本溯源的話,那也都是滿漢全席中上過藩宴,宴請過蒙古宗親的“名菜”。

狄振邦不僅醬菜做的好吃,講起當年的宮中軼事和民間趣聞,那也是侃侃而談頭頭是道。

狄家往上數三代,狄振邦的爸爸,爺爺和太爺爺不僅傳承了這點廚藝,也因為這點子廚藝,有幸接觸過不少曆史名人。祖孫四代橫跨百餘年,認真掰扯起來,也算是親眼見證過曆史了。所以狄家的菜譜裏記載的不光是菜譜,還有老爺子們隨手記錄的一些名人軼事。

從前狄振邦不務正業,即便知道這些事,也用不到正地方,隻能放在酒桌上吹吹牛逼聊以□□,同桌的酒友還未必樂意聽。如今受到淮揚菜博物館的邀請上了綜藝節目,狄振邦在綜藝節目上隨便聊聊這些埋藏在故紙堆裏的舊故事,在座的人不僅願意聽,甚至如獲至寶。還有很多曆史名人的後人或者親朋好友站出來印證狄振邦的話。

就這麼一來一回的,不僅淮揚菜博物館拍出來的綜藝節目火了,連帶著狄振邦做的醬菜也引起了吃貨觀眾們的好奇心。

有條件的本地食客當即跑到狄振邦開的小飯館品嚐狄振邦的手藝,順便對小飯館的名字吐槽一番。沒有條件的食客隻能守著網友們拍的照片吞口水。

商業嗅覺敏銳的食品商家立刻注意到了網上的風向,在狄振邦還沒意識到自己的醬菜有多讓人垂涎的時候,已經有數位商家找上門來跟狄振邦談合作。想要以一方出資,一方出技術的方式合夥開廠,專門賣醬菜。

“……來接觸狄爸的商家有好多,狄爸也不認識他們,也不知道誰更可信,都要挑花眼了。”周末中午,聞人礪去小飯館吃飯的時候,就聽到狄寶皺著包子臉感慨道:“這人要是太火了,也不好。”

狄振邦親自下廚,炒了幾道聞人礪最愛吃的菜端進包廂,聽到狄寶的話,立刻接口道:“我就是擔心他們嘴上說著要跟我合夥開廠,等到食品加工廠開起來以後,會坑我的菜譜。”

狄振邦人單勢孤,攏共就這麼一個人,就算跟人合夥開工廠賣醬菜,也不可能天天守在工廠裏數著進出貨。萬一合夥人心懷不軌,從他的手上騙了醬菜方子以後,自己偷偷再開一家小作坊賣貼牌假貨,狄振邦都未必知道。就算知道了也無可奈何。

記難不成真的要浪費時間跟他們打官司麼?

“你這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黃曆了?”狄寶聞言無語:“現在市場規範化了,根本不會像狄爸你說的那樣!”

“多少年的老黃曆,那也都是老祖宗總結下來的經驗教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麼。”

狄振邦自己就不是什麼好人,他看別人自然也會往最壞處想。反正找上來的這幾個商家,狄振邦橫看豎看就沒一個滿意的:“都是給雞拜年的黃鼠狼。一個個肥頭大耳紅光滿麵的,我看著就不行。”

聞人礪聞言莞爾。

就聽狄振邦繼續說道:“我說你認識那麼多富二代,就沒有家裏麵開食品加工廠的?”

狄振邦不相信主動找上門的外人,也不想跟這些外人合夥做生意。不過他還是信任聞人礪的眼光和人脈的。

他兒子年紀輕輕,就能靠自己的能力開投資公司,還能跟國內那麼多有實力的企業合作搞項目,狄振邦嘴上不說,心裏還是佩服聞人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