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三十六章 說朝堂風雲變幻,欲改革困難重重(1 / 2)

話說那處的宴會,眾人煞是興致高漲,一時又有輕歌曼舞、絲袂翩翩,因著酒香四溢、清歌未絕。大概因先前恰已說開,眾賓客也似先前在園中時任意說笑、暢所欲言。相互祝酒間又全無不適,不時凝神看樂妓歌舞,或是玩些曲水流觴,倒也不顯得無趣。偶爾齟齬,也總能迂回,必不會下了各人的臉麵。

如今且說那元青,前頭風月場中走了一遭,卻是已然料定那陳侍郎之子,恐是不妙,就想尋了由頭不再費這種心思。奈何朝中大多不應,陳侍郎更是尋死覓活,隻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體。如何等鬧到這步田地,還有撂挑子的道理''。更是裝慘不下幾回,說什麼黃土壟頭埋白骨,縱使已然沒命,也斷不能流落荒野。

皇帝為穩定朝臣之心,卻怕如此作為令人寒心,便著他們東廠與錦衣衛無論如何亦要查個明白。卻有不少大臣進言,說陳侍郎之子民間風評不好,欺壓良民、強搶民女,仗著官員之子胡作非為,百姓怨聲載道,實為罄竹難書。尋人是一方麵,這些罪行也不可如此不了了之。而子不教父之過,陳侍郎管教不言、縱子行凶,更應重罰。

一時不少人見風使舵,順勢倒戈他列,更甚者是找出證據說明陳侍郎為官不仁,乘機煽風點火。說他仗著禮部侍郎之職,與人行方便,收受賄賂,賣官鬻爵。毫不顧忌往日巴結情誼,因此也隻能歎一句: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且一朝失勢,便是樹倒猢猻散。因此人人都隻求落魄時,就算不能雪中送炭,也不要推波助瀾,更拉入無盡深淵。

聖上一時無奈,眼瞧著朝中大小事不斷,迫於群臣壓力,少不得要將陳侍郎革職查辦。這不查還好,一查可是不得了,真要傷及朝廷根基。因此為了麵上過得去,按照罪責來半,多多少少也革了不少官員的職位。那吏部尚書雖是未曾作為,到底沒有能耐,因此隻得退位讓賢,另擇人選。一時之間,前朝宮禁烏煙瘴氣,官員倒也老實不少,唯恐沾上關係以朋黨罪論處。

元青波及不大,隻冷眼旁觀諸事,到底皇帝極信任。他卻想著陳侍郎已然查辦,其子可還要深究。索性就當一個死人算了,可又想著那鄭生不知怎麼樣個結局,還有些不安心。但想如此小事,何必大動幹戈,本來罪有應得的事,百姓也樂見其成。且不料皇帝還是將他叫到甘露殿中,權衡利弊之下,還是說道:

“到底從前也算是朝廷命官之子,如此不聞不問實在過不去。且皇城天子腳下,就這般不見蹤影,豈不可笑。倘是有心之人,因此大做文章,說這京城治安不善,或是攻訐,又如何能偃旗息鼓。所幸也不是什麼難事,朕已派錦衣衛全力協助,相信不日定當能夠水落石出。也好重塑禮法的權威,叫那起人知道,遇著事不想著敲登聞鼓,請官做主,卻是自行了之,是何等不好行為。

如此我皇權天威才不至於動搖,既是私下解決,那要官又有何用。如今朝中已是一團亂,未想竟有如此多的貪官汙吏,簡直是辜負了皇恩晃蕩。得派個人好好整頓這吏治,再是這番下去,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