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 第14章(1 / 3)

六公主或許無心,可從她說太子偏心起,這場爭吵的內涵便轉了味。

大阿哥懶洋洋地靠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介武夫舉著和氣質毫不相幹的書卷,狀若無意地插了句嘴:“太子殿下,六妹妹年幼不懂事,您是做兄長的別和她計較。”

太子眉腳一跳,與大阿哥相爭不是一兩年了,這人抬手他便知道他要使什麼壞。

這是罵他和小孩子計較不懂事,失了風度沒有姿態。

可這書房的風氣到底是誰帶壞的?這些弟弟妹妹怎麼會漸漸與他相爭或是對他視若無睹?

太子早早就把根子歸在了有心儲位的大阿哥身上。

他還有臉在此刻落井下石,著實讓太子更加氣悶。

又兼著想起,幾日前皇阿瑪金口玉言,要大阿哥隨軍出征。

雖然自己會在後方代父掌管朝政,可大清曆來重視戰功,大阿哥又到了該分爵的年紀,萬一他這次立下赫赫戰功,或許就要得一親王爵位逼近他的太子之尊。

這種想法浮起,太子就把矛頭指向了大阿哥,兩人又一次唇槍舌劍,就著是規矩在先還是兄妹在先好一番爭論。

大阿哥堅持弟妹都小,鬧一鬧笑一笑,年紀大的忍一忍就過了;太子則搬出人無禮不生,國家無禮不寧,書房雖小,但見微而知著,不可輕輕翻過。

他兩這種爭吵,全然不似六公主那樣小孩子歇斯底裏地大吵大鬧,彼此都保持著克製冷靜,但每句背後都鋒芒畢露。

年長如三阿哥胤祉和五阿哥胤祺早已聽出機鋒,而三公主和四公主進書房已有好些年,一盞茶的功夫後也品出了門道。

隻有始作俑者六公主埋頭哭泣,全然不知太子和大阿哥已快把她和元衿的爭吵上升到家國之爭。

她抽泣的聲音伴著兩位兄長的爭論,但若仔細聽,還能聽見有個嗑瓜子的聲音夾雜在其中。

九阿哥胤禟不愛用早膳,他每天都讓身邊人在兜裏揣把瓜子,閑來無事就磕上一磕。

今兒這瓜子的味道格外香甜。

他最近總被親額娘宜妃訓,說他在書房裏兩頭不沾——既不是最有天賦的,也不是最用功的。

額娘說他在書房裏活得像個陪稱。

胤禟真的無所謂,陪稱就陪稱,要不是陪稱能在他們吵架的時候快樂磕瓜子嗎?

就在他一把磕完時,太子和大阿哥好像已經扯到了“大孝尊親”,引經據典的範圍也從四書五經開始擴張到朱熹等人。

他朝自己的小太監伸手要瓜子。

小太監附在他耳邊說:“小主子,咱這時候別再磕了。”

“你不讓我磕,是讓我上去爭?”

小太監默了默,從荷包裏抓了把遞給胤禟。

胤禟勾起嘴角滿意地接過,餘光處看見了拐出書房的四阿哥。

他對小太監耳語:“去外頭瞧瞧四阿哥往哪兒?”

過了會兒,小太監回報:“四阿哥往乾清宮去了。”

胤禟撇撇嘴,把剛到手的瓜子攏起來,盡數還給了自己的太監。

又把桌上的瓜子皮挑幹淨,拉著小太監問:“我臉上有不?脖子,脖子有不?”

小太監還沒來得及替他仔細瞧,禦前太監梁九功的喊聲就隨著腳步聲進屋。

“萬歲爺駕到。”

胤禟在心裏抱怨:老四的腿是按了哪吒的風火輪嗎?

麵上端著無波無瀾的表情,隨著所有人,跪地磕頭。

“給皇阿瑪請安。”

他喊得懶洋洋,但繼續是無所謂,畢竟皇父肯定沒聽見。

他一進來,便是氣得山羊胡亂飛得,瞪著那還在哭唧唧的六公主。

“六公主,你把前因後果都說一遍。”

六公主抽噎著,磕磕絆絆地說起今日的事。

“太子哥哥叫人喊我,我已經在書房了就沒出去,太子進來說我不尊重他……皇阿瑪我沒有,我就是,就是頭疼。”

大阿哥跟著說:“皇阿瑪,兒臣認為六妹妹年紀小,有些事兒她不過是順著脾氣來。兒臣像她這個年紀時,根本都不願來書房,那是皇阿瑪日日訓斥兒臣,兒臣才強打著精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