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變得越來越冷,不過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就已經入冬了。
幸運的是,劉明們在入冬之前就已經全部被安置了下來,城裏和鄉下都逐漸恢複了秩序。
入了冬,流民們身上的衣物就有些太過單薄、不能禦寒了,喬盼盼又和孟縣令商量著組織鎮裏的人捐獻了一批不要的棉衣、棉被,分給了流民們。
不夠的,她又自己墊了一些銀子買了一批。
日子一天天過去,各個地區計劃施展的成效逐步顯現了出來。
至於冬小麥,人們驚喜的發現,冬天種下去的小麥居然真的活了下來,甚至隱隱有結了麥穗的樣子。
看樣子用不了多久,冬小麥就會迎來巨大的豐收!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轉眼就進入了臘月。
往年這會兒,不管街上還是鄉下都是最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進城買年貨。
可是,今年因為天災影響的緣故,城裏城外到處都是流民,鄉下的人損失了一年的收入,既沒有那麼多銀子準備年貨,也沒有心思過年了。
慕家倒是不缺銀子,家裏的糧食也還夠吃,但他們也不好太過突出,準備就這麼簡簡單單的把這個年過了。
一場大雪過後,轉眼間就到了大年三十。
慕家人惦記著城裏城外的那些流民,到附近的幾個村裏買了一百隻雞,全都送到了流民的手中,讓他們過年也都能吃上口肉。
城裏其他人聽到了消息,隻要是稍微有錢一點的人家,也都陸續的又送了一些吃的、用的東西過來。
流民們都高興壞了,聚在一起用大鐵鍋把雞肉燉上了。他們聞著鐵鍋裏的雞肉香,瞬間覺得即便身在異鄉,心裏也好受多了。
等過了大年夜後,新的一年就算開始了。
天氣逐漸有了暖和的跡象,一切都突然多了幾分生機。
村裏的村民們也開始了一年的規劃,把空著的土地翻了一遍又一遍,準備開始一年的耕作了。
因為過年期間下了兩場大雪的緣故,種植了冬小麥的流民和村民們生怕冬小麥會凍死,可沒想到一個冬天過去了,冬小麥不但沒死,反而慢慢有了回青的跡象,長勢變得更加好了!
“看不出來啊,長安縣主不僅生意做的那麼好,就連種地都這麼有一手!”
流民們大多都是鄉下人,都種了一輩子的的地。原本在他們看來,會種地的人哪個不是一年年的經驗熬出來的?
隻要種地的時候勤快一些,多翻幾遍地,種子撒的多一些,肥也多施一點,那莊稼長得肯定差不了!
但現在他們卻明白了,種地並不是他們想的那樣種子撒的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有科學的種植方法才行。
又過了兩個月左右,流民們種植的冬小麥已經成熟了,他們把冬小麥收割之後一部分存成了自己的口糧,一部分賣成了銀子,很多人就準備返鄉了。
銀子也有了,口糧也有了,流民們帶著行李,紛紛自覺的到慕家叩謝過喬盼盼後,這才踏上了回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