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衝著這份熱情,來了就絕對不會走的。
紅河穀水庫工地
這裏已經完成了所有的基礎建設,高達100多米的土石壩型水庫展現雄姿,在赤褐色山岩的映襯下分外壯美,目前已經開始下閘蓄水。
夏季的紅河區域暴雨不斷,形成來勢凶猛的山洪衝入庫區,然後變得平緩寧靜起來,可以明顯的觀察到水位線,水勢每一天肉眼可見的升高。
夏季的山洪蓄積起來,經過20多天時間已經達到50米的高程,初步具備發電的基本條件。
按照計劃;
水庫將分兩階段蓄水,,第一階段蓄水到65米高程,進行世界上第1次水力發電試運行,電網輸電試運行,電機設備試運行,用電設備試運行。
一旦成功,意味著世界上水力發電設施正式登上舞台,意義極為重大。
第二階段將蓄水到97米高程,距離壩頂還有13米,庫區上溯100多公裏遠,形成典型的峽穀型水庫區。
紅河水庫是建設在從山區彙入布裏斯班河的末端,水庫排水後,洪流順著山區河道蜿蜒向前數公裏之後彙入布裏斯班河,不影響布裏斯班河航運作用。
碧波蕩漾,水清魚歡。
紅河穀牧場一共有三條大的水係經過,分別是布裏斯班河,紅河與白溪,其中,能夠滿足上萬噸輪船航運需求的布裏斯班河水量最大,上溯約300餘公裏之後水道變淺,隻能通行2000噸以下船舶。
繼續上溯約180公裏以後,河道水深降低到2.5米以內,並且出現諸多的亂石礁灘,已經不具備船舶通航能力。
紅河與白溪在紅河穀牧場的轄地彙入布裏斯班河,曆年蔓延的山洪形成了水草豐美的衝積平原,牛羊如織,土地肥沃,是發展農牧業的絕佳之地。
紅河水庫發電廠房內
諾大的發電廠房分為左右兩岸,左岸廠房4台發電機組,右岸廠房5台發電機組,這些發電機組都是火力發電廠的成熟設備,唯一不同的就是驅動方式。
火力發電廠使用的是煤炭燃燒大型工業鍋爐,產生大量蒸汽推動蒸汽輪機運轉,帶動發電機組並網發電。
水力發電就簡單多了,水流經過涵洞推動葉輪,動力通過一根特製的艦用鋼軸傳輸進來,直接驅動發電機組發電。
“十,九,八……三,二,一,開閘發電。”
一聲令下
牛鞭子揚起來響亮的甩了一下,四頭健碩的公牛環繞著巨大的絞盤轉動起來,絞盤上拳頭粗細的鋼纜隨著轉動而收縮,上麵抹著厚厚的一層黃油,依然傳來“嘎蹦、嘎蹦”的悶響聲。
涵洞巨大的閘門被緩緩提升起來,一道白色的水龍噴湧而出,在空中越過數10米遠的距離落入前方的河道裏,發出“轟隆隆”的巨大響聲。
絞盤結構方式有點像歐洲城堡,唯一不同的是紅河穀水庫有9座發電涵洞,每一個涵洞對應一台發電機組。
在這個年代
沒有可適用的大型絞盤機,水力發電站啟動還要依賴十多頭健牛,直接讓人無語。
噴薄而出的洪流推動葉輪,進而帶動發電機組飛速旋轉起來,發電廠裏的電燈瞬間便點亮了,在場的電力工程師們忍不住齊聲歡呼起來。
這裏有中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美國人和法國人,大家眾誌成城鑄就了世界上首座水力發電站的誕生,共同見證這一曆史時刻。
(哪個噴子再敢噴這時候沒有中國人,請不要再看本書了,就算多謝你了。)
紅河穀水庫上空放飛無數白鴿,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禮炮聲響徹山穀,一個又一個的發電涵洞投入運轉中,將強大的電力通過輸電網送入工廠區。
站在高高的山頂能夠看見,工廠區大片大片的被燈光點亮,機器轟鳴聲隨之隱隱傳過來。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十幾家食品廠和毛紡廠全部在今天投入試生產,山穀中彌漫著火熱的情緒,從人們喜悅的臉上可以看出,這裏展現的勃勃生機。
經曆一年奮鬥,終於在今天結出了累累碩果。
曆史必將銘記這一刻
1877年8月8日
世界上第一座水力發電站正式投入運營,吹響了紅河穀全麵進軍工業的號角,在豐富電力資源的加持下,這一片豐美牧場發展成為一個欣欣向榮的工業小鎮。
而親手繪就這一藍圖的李福壽,心中充斥著滿滿的成就感,此刻站在水庫頂端看著碧波蕩漾的水麵,仰天長吼了一聲;“喲謔……我來啦……”
餘音繚繞不絕,回蕩在山穀中。
我來啦……我來啦……我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