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第104章香港島(1 / 2)

遙想當年

如今縱橫七海的帝國皇家海軍前身,隻不過是一群奉旨搶劫的海盜,女王一聲令下搖身一變換了身皮,成就了日不落帝國播撒世界的光輝。

風帆戰艦時代一切的榮耀已經過去,新時代開啟……

當今世界

還沒有百年海軍那一套說辭,正值風帆戰艦向鐵甲戰艦過渡時代,包括英吉利皇家海軍在內的歐洲諸強都在摸索中前進,結合時代發展完善海軍大炮巨艦戰術。

世界主要海軍強國正在全力發鐵甲艦隊,從今向後10年都是鐵甲艦的輝煌時期,進入19世紀末,才會被前無畏戰艦所取代……

正是因為鐵甲艦的曆史太短,在大艦巨炮海洋爭霸的曆史中,隻是短短的一瞬,很快就會被前無畏戰艦所取代,所以不值得投入太多資源。

這一點上,李福壽還是頗有自信的。

前世經常逛鐵血論壇,知道所謂的“T““字頭戰術才是王道,絕對是海戰中的大殺器,超越整個時代20~30年。

這個年代還沒有啥的“T““字頭戰術,是因為受時代發展局限所致,相關海戰理論沒有發展起來。

重型戰列艦的主炮不是沿船舷一線布置,英國皇家海軍最新的戰術是以船艏迎敵,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傾瀉最多的火力,予敵沉重打擊。

1866年

意大利和奧匈帝國進行的“利薩海戰”,是世界上第一次以蒸汽鐵甲主力艦隊之間的對決,深刻影響今後數十年海軍發展。

在這次海戰中

奧匈帝國采用“V”字形艦隊,衝擊意大利王國的“一”字形艦隊,並將其旗艦“意大利”號撞沉贏得了勝利。

發生在幾年前的這場海戰,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經過詳細論證之後,索性在1873年開始服役的“蹂躪”號鐵甲艦上取消了風帆,完全依賴蒸汽機提供動力。

“蹂躪”號鐵甲艦滿載噸位9500噸、雙軸推進最大航速13.8節,這艘軍艦前後分別布置了2門帶有炮塔保護、射界為280度的305毫米艦炮。

這說明,大英帝國皇家已經開始將火炮重點放在主炮上,而非傳統的側舷炮,為了提高軍艦的撞擊能力,“蹂躪”號前部特意加裝了撞角。

據最新消息;

英國皇家海軍正在建造中的“不屈”號鐵甲艦,將兩座雙聯裝406毫米主炮,按照斜對角模式放置在了艦舯的兩個煙囪之間,呈現一左一右不規則設置。

兩座主炮可以同時向前或向後射擊,所以前向和後向射擊火力最猛,但由於煙囪和船艏樓阻擋,依然存在一定射擊死角。

這樣的主炮設置,舷側隻有一座雙聯裝主炮能夠發揮火力,相對而言火力最弱。

這一時期主力戰艦的幹舷較低,當航速達到14節左右時,大西洋狂暴的海浪會經常撲打到甲板上,隻有提高幹舷,才能滿足新一代戰艦對15節以上航速的追求。

以上種種情況說明;

大英帝國皇家海軍也好,法蘭西,奧匈帝國或者德國海軍也好,都還沒有完善的鐵甲艦海戰戰術,依然需要從一次又一次的海戰中吸取營養,慢慢完善鐵甲艦戰術。

一艘近萬噸的新銳重型戰列艦,扛著四門406毫米口徑架退式巨炮,追求的是命中一發便重創敵艦的效果。

見微知著,這種設計露出了大艦巨炮的發展雛形,代表海洋爭霸戰中的最新發展方向。

李福壽打開門走出去,順著上層甲板來到船艏樓,這裏是“泰山”輪船長室的位置,也是航行駕駛樓位置。

船長耿寶貴見狀,連忙準備推開駕駛艙門出來迎接,李福壽輕輕地擺了擺手,意思是堅守自己的崗位,我隨便轉轉就成。

耿寶貴及駕駛樓中諸人隔著窗戶彎腰行禮,然後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崗位上,駕駛貨輪揚帆遠航。

船艏艦橋上

從這裏看過去,整條快速貨輪艙麵情況一覽無餘,原本三個大型貨艙全都加了木質頂蓋,成為一眾精力充沛年輕人活動的場所。

很多年輕人在上麵練拳習武,打熬身體,一片龍騰虎躍的熱鬧景象。

此外,還有百名學員正在沿著船舷持槍練習,平端著沉重的德製毛瑟1871式步槍,對著海麵遠處瞄準。

此次停靠滬海

學員隊200名學子經過長達11天的野營拉練,回來時俱都黑瘦了不少,但是眼神中透露出的成熟讓人欣喜,錘煉效果顯著。

與這群活躍的學員和護衛隊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剛剛上船不久的31名江南學子,他們一個個沒精打采的坐在甲板上曬太陽,或者四處閑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