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第293章南行列車(五)(2 / 2)

在花旗國,牧場中存欄肉牛超過50萬頭肉牛以上的州很多,除了排名第一的德克薩斯州以外,還有內布拉斯加、堪薩斯、加利福尼亞、俄克拉何馬、密蘇裏、艾奧瓦、南達科他、威斯康星等中西部各州,養殖規模舉世無匹。

唯有養羊業在美國很不起眼,占據畜牧業的1%都不到,數量僅有數十萬隻規模,而且大都以農戶零散養殖為主,很少有超過千隻羊的小型牧場,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羊群啃食青草的習慣很不好,會連根將草拔出來吃掉,而不是像肉牛一樣僅僅吃上麵的青草嫩葉,這會造成大片草場退化甚至荒漠化,蒙古草原荒漠化就是最好的例子。

美國大多數地方自然條件不適合養羊,這對草地的傷害太大了。

所以美國不但大量從澳洲進口精梳毛條和粗梳毛條,而且進口大量冷凍羊肉,用於滿足國內日益上升的市場需求,是未來的優質市場之一。

起初建設的鬆江羊毛深加工基地,除了滿足遠東地區需求之外,北美也是主要市場之一,歐洲市場則需要循序漸進的開拓,采取溫水煮青蛙的策略慢慢擠進去。

適合發展美利奴綿羊的世界級的優良牧場有三處,澳洲,阿根廷和新西蘭,後二者缺點就是牧場範圍小,新西蘭總人口還沒有超過2萬人,養殖規模遠遠無法媲美前者。

在世界羊毛產業

澳洲執業界之牛耳,紅河穀牧場執澳洲之牛耳,影響整個世界羊毛價格水平。

進入1882年之後,隨著澳洲羊毛收購價格迅猛上漲,羊毛係列製品價格隨之水漲船高,漲聲一片。

買漲不買跌,這不但沒有引起消費萎縮,反而極大的促進了羊毛製品消費量,紅河穀已經考慮大規模擴展畜群獲得更多利潤。

限製羊毛產量的三大因素是,放牧區自然條件承載量,勞動力和資金。

得益於豐富資源和移民人口,紅河穀牧場在這三方麵幾乎沒有瓶頸。

整個紅河穀牧場劃分為23大牧區,基本上每一個南方農牧業城鎮就是一個大牧區,擁有獨立的羊毛收購站,屠宰場,肉食品加工廠等附屬設施,並且擁有電報局,皇家騎警警察所,福臨門百貨商店,酒吧,飯店,糧油鋪,銀行駐點,郵局等必要生話服務設施,構成一個農牧業小城鎮的完整生態。

每一個牧區都擁有100多萬到200多萬不等規模龐大羊群,牧區下屬則擁有數量不等的放牧隊,放牧隊管理的羊群3~5萬隻不等,采取沿固定路線遊牧的方式放牧羊群。

紅河穀牧場采用天然放牧和機械化種植羊群喜食的皇竹草、甜象草方式,提高天然牧場羊群承載力。

經過多年摸索

紅河穀牧場已經形成了科學的養殖,放牧經驗,在每一個牧區都開展了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牧草行動,與天然放牧相結合,極大增強了單位麵積牧區土地上畜群承載力。

機械化種植牧草以拖拉機為主,沿著牧區羊群放牧路線開墾出大片土地,將牧草均勻的撒進土肥沃的土壤中,用不了多久就會長出大片茂盛的皇竹草,甜象草……

這些牧草田不需要後期維護,紮根土壤中在合適的雨水和氣候下很快茁壯成長,牧草根係深深的紮在深處,分枝極多,尤其是甜象草能夠長到一個多人高,仿佛茂盛的牧草森林。

這些牧草不需要收割,放牧的時候隻管把羊群驅趕進去就可以了,是極好的養肥催膘方式,省事又省力。

牛仔放牧羊群更多的是依靠矯健的蘇格蘭牧羊犬,隻要打一個響亮的呼哨,或者用馬鞭一指,聰慧的蘇格蘭牧羊犬就會撒歡兒的奔出去,把大群美利奴綿羊從牧草田中驅趕出來,前往下一個遊牧點。

如此循環往複,放牧隊驅趕著羊群沿著固定路線遊牧,一大圈下來差不多2~3個月時間,回到牧業小鎮的時候就到了剪羊毛季。

牛仔們可以在小鎮的酒吧裏放鬆一下,或者找個扶桑娘們鬼混,在小鎮裏休整一段時間剪掉羊毛之後,牛仔們再次驅趕著羊群出發,下一次回來又是兩三個月之後……

這一切已經形成了固定模式,省時省工,花費少效益還高。

澳洲氣候條件非常好,常年保持在10~25度之間,少數山區冬季會降到零度以下,漫山遍野降下鵝毛大雪。

下雪僅僅在大分水嶺山區裏,沿海丘陵平原地帶牧區是不下雪的,這裏四季溫暖如春,降雨量豐富,全年都適合牧草生長。

相比較經常爆發白災的蒙古草原,這裏簡直就是天選之地,農牧業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無與倫比,不愧為世界級優良牧場諾大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