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第518章馬達加斯加內戰(2 / 2)

“這有什麼好請示的,由他主持談判就是了。”

“老爺,這其中的分寸……”

李福壽略一皺眉,說道;“馬拉維湖及其周邊富饒的地區我都要了,占的越多越好,付出的代價越少越好,實在談不攏就擱置爭議唄,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

“明白了,卑職立刻向大總管通報老爺的指示。”

“哦……對了,讓吳參議帶著卡爾-彼得斯去參觀一下“玄武”號重巡洋艦,德國人善於利用炮艦外交,海因裏希少將剛剛開船嚇唬過非洲土著酋長,咱們照貓畫虎也給他來一下,多少應該有些效果。”

“遵命,老爺。”

副處長助理李思仁領命而去,李福壽重新坐了下來,拿起手上彙總的馬達加斯加王國情報看了起來。

此一時,彼一時也!

不得不承認英國人的眼光毒辣,莫桑比克地區的條件比馬達加斯加王國強的多,征服的代價小得多,獲取的利益則大得多。

如今李福壽對繼續征服馬達加斯加王國興趣不大,這幾年都不想動手,但是相關情況依然要了解,有備無患嘛!

看一下馬達加斯加王國傳來的情報,歸納起來就那麼兩句話;

自從去年,即1885年7月末,馬達加斯加王國眾誌成城擊敗法國侵略者之後,年邁的女王陛下在年底去世,國內陷入爭權奪利的內戰之中,打成了一鍋粥。

在這裏

不得不提下影響這個非洲島國曆史的重要強權人物,馬達加斯加王後臘佐赫裏納,這是一個類似於武則天的鐵腕王後,先後兩次擊敗法國殖民者的侵略,都是在她的領導下取得的輝煌勝利。

1862年,馬達加斯加王國國王拉達馬二世,受到法國脅迫簽訂所謂友好通商條約,批準設立“馬達加斯加地產、工業和商業公司”,把自然資源的開發交給了以朗貝爾為首的法國資本家。

這一喪權辱國的協定,提起了國內民眾的極大憤慨,在有心人的推動下潛移默化的醞釀,終於在大半年後徹底爆發。

1863年5月9日,馬達加斯加人民發動起義,包圍王宮,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

5月12日國王被勒死,王後臘佐赫裏納繼承王位,同日宣布廢除同法國締結的條約,並且在王國內實行開明改革,廢除腐朽落後製度向西方國家學習,發展經濟,建立新軍整軍備戰。

與此同時

登上王位的臘佐赫裏納任命賴尼來亞裏沃尼擔任首相,利用英法爭奪馬達加斯加的矛盾,於1865年同英國簽訂貿易協定,企圖以此抵消法國的勢力,並且獲得英國軍事援助。

此後的20年裏

英法殖民者聯合發動了一次進攻,法國人單獨發動了兩次進攻,全都以失敗而告終,最新的一次結束於1885年6月,距今隻有一年多時間。

可惜的是

剛剛戰勝法國殖民者不久,武則天式的鐵腕統治者臘佐赫裏納去世了,她的兩個兒子與首相賴尼來亞裏沃尼為了爭奪權力發生亂戰,還有其他大大小小數十個勢力趁亂而起,國內打成了一團粥。

這其中是否有英法等殖民者的黑手,答案不言而喻。

在這種時候,李福壽當然不會貿然去插一手,給馬達加斯加王國人民一個消弭內亂、共同對外的寶貴機會。

殖民者的利益都是相同的,亂中才能上下其手,扶持弱者打強者,亂中才能取利。

別的不敢說,僅僅馬達加斯加王國豐富的人力資源,就足夠殖民者垂誕三尺。

法國留尼旺島,英國南非和斯裏蘭卡,昆士蘭莫桑比克都缺廉價勞動力,這個年代大型水利和道路工程是用人命堆的,近在咫尺的廉價勞動力,他不香嗎?

相比較萬裏迢迢從華夏大陸運送移民,耗費代價高昂,近在咫尺的馬達加斯加王國廉價勞力更像是消耗品。

在馬達加斯加王國內戰愈演愈烈之際,內戰各方都打紅了眼,對待同種同族的敵人比侵略者更凶殘,對待俘虜那真是往死裏整,手段極為酷烈。

近水樓台先得月,昆士蘭用繳獲的老舊的前膛火藥步槍,庫存的大量黑火藥就能換來數量眾多的戰俘,對他們而言不失為一條生路。

此外,莫如峰準將正在籌劃一項大買賣,將葡萄牙人裝備的170多門老式青銅火炮通通賣掉,這些火炮的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00多年前,放在要塞上占地方用處又不大,正好處理了,換一些戰俘回來幫助修建城鎮,順便給士兵們謀些福利。

想要紮根非洲女人可少不了,馬達加斯加王國的人種屬於南太平洋地區印尼人、阿拉伯人與黑人土著混血,大部分當地人皮膚較黑人白得多,與非洲黑人截然不同。

當地馬達加斯加語屬於印尼-波利西亞語係,容貌特征更偏向於南亞人,而不是偏向於非洲人,宗教信仰與生活習俗與非洲人迴異,由於島嶼國家的因素在黑非洲顯得特立獨行。

正因為如此,士兵們的接受度相對高一些,不至於太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