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
是以白人為主導的國際環境,無論從種族,宗教,膚色還是語言文化上看,歐美主流社會天然親近南澳大利亞自由聯邦,這種先天性的優勢,是東方人為主組成的大洋王國難以比擬的。
東方移民畢竟是澳洲後來者,鳩占鵲巢搞得太過分是要引起眾怒的。
所以大洋王國采取的是後發製人的戰爭策略,不開第一槍,不主動犯邊挑釁,不施行歧視白人政策,在政策和道路意義上不能讓西方世界挑出錯處。
大洋王國廣開輿論宣傳機器,對內宣傳南方聯邦無恥的侵略意圖,通過戰爭危機凝聚民族共識,凝聚新王國認同感,將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眾誌成城抵抗外侮。
對外則呼籲大英帝國強力幹預,製止南方聯邦破壞澳洲統一安定團結的局麵,人為隔裂南北的卑劣行為,呼籲大英帝國製止南方聯邦的侵略衝動,為建立一個美好統一的澳洲作出不懈努力雲雲……
這種宣傳給外界一個假象
似乎北部澳洲是個愛好和平,富裕而虛弱的大胖子,而南方聯邦是個侵略性強,性格暴烈咄咄逼人的幹巴瘦小個子,手上拿著鋒利小刀在大胖子麵前比劃來比劃去,孰是孰非自有公論。
至於戰爭一旦爆發,是否打的南方聯邦灰飛煙滅那就要看大洋王國的心意了。
屆時木已成舟,縱然是大英帝國想要翻篇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得問問上千萬華人同不同意?
雪山鎮防禦戰發生的位置處於南澳大利亞自由聯邦境內,嚴格來說;這隻能算是南方聯邦國內平亂剿撫之戰,不能算做兩國間戰爭。
所以從真正意義上說;南北戰爭還沒有爆發,這隻是一道開胃小菜。
讓李福壽特別開心的是這道開胃小菜,把南方自由聯邦吃的滿嘴血,苦不堪言,真不愧是一代軍事天才段祺瑞呀!一出手彰顯不凡。
僅僅利用手上有限的資源,段祺瑞就把高達2萬餘人的史密斯軍團牢牢阻擋在雪山鎮,凸顯出超卓的軍事才華。
尤其讓李福壽讚賞的是段祺瑞利用白人俘虜兵炮灰,極大的消耗了史密斯軍團的兵力優勢,當真可謂是神來之筆。
此消彼長
為雪山防禦戰勝利奠定堅實基礎,其中合理的安排,慎密的計算絲絲入扣,可以算是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了,足以進入黃埔陸軍官校中高級指揮官戰役範例樣本,仔細推究一番。
想到妙處
李福壽不禁一樂,兜手又抓起了雞血石把玩件細細摩挲,他下定了決心好好培養一番段祺瑞,戰後先收到身邊做一段時間的王室侍從武官,觀察幾年後再說。
兩天後
1890年10月22日,淩晨六時許
北侖防線
天色麻麻亮的時候,忽然天搖地動的密集炮火撕破了拂曉的天空,仿佛滾雷響徹天際,無數道熾熱火光交織成一片火海將北侖防線淹沒了,這是南澳大利亞自由聯邦軍悍然發動了入侵戰爭。
炮聲濃濃,天地震動。
南方聯邦軍集中了上千門各種口徑火炮,對大洋王國設置的北侖防線進行無差別密集覆蓋轟炸,猛烈炮火打得煙塵彌漫,北侖防線上地動山搖,土石崩裂。
而大洋王國似乎被打懵了,遲遲沒有見到炮火反擊。
“這真是一副讓人迷醉的圖景啊,太美了。”
在南方聯邦軍指揮所裏,政府總理傑夫-布裏傑斯用一種近乎意大利詠歎調的聲音,表達了心中無比欣喜之情。
“尊敬的總理閣下,這次大規模炮擊是我們準備許久的作戰方案,目的就是給北邊的那些東方佬當頭一棒,讓他嚐嚐我們的厲害。”南方軍總司令加文·威廉姆森上將滿意的看著眼前壯觀的一幕,神情矜持的用手摸了摸兩撇油光鋥亮的小胡子,神氣活現的說道;“大規模戰爭是一種藝術,東方佬想要學到真髓還需要交學費,根據我們戰前情報,也愚蠢的東方人在北侖防線上堆積了高達6個師的一線防禦部隊,我們的目的就是鋼鐵風暴打殘他的這6個師,徹底撕開北侖防線的大門,然後我們就可以神態優雅的向北方進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