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第677章無計可施(2 / 2)

截止1894年初

扶桑國海軍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這點兒海軍力量在大洋王國麵前遠遠不夠看,但實力已超過了北洋海軍。

在南北戰爭中

大洋王國征召的步兵人數一度達到63萬人的驚人規模,相應武器儲備的規模相當龐大,除了部分損耗之外,其他大多數武器裝備經過檢查完好後,全都封存入庫。

至於南方軍那些型號不一的步兵武器,在戰爭中損毀過半,剩下的十幾萬杆步槍,數百門火炮,除了部分質量優良的封存入庫之外,其他的大多半買半送處理掉了。

南方各州野兔泛濫成災,很大一部分被牧場主買走了,還有部分裝備了海外州民兵組織,例如香格裏拉島,莫桑比克和夏威夷。剩下比較好的2萬支步槍送給了大清朝作為晉見之禮,還有2萬支槍支援給了兩廣總督府,用於裝備新軍。

如今這兩船軍火是最後的剩餘物資,有1萬多支步槍,70餘門架退式火炮,2000多頂帳篷,數萬件軍服,裝具,水壺等等,全都一股腦打包送到了廣州去,用作支援越北搞事的物資。

處理了這些瑣事,李福壽招來外交大臣唐昭儀子爵,他需要更清楚了解歐美強國對當前東亞可能爆發戰事的態度。

唐昭儀子爵言道;

“啟稟陛下,從微臣聽到、看到和接觸到外國使團信息來看,情況不容樂觀,歐美列強大多抱著一種看好戲的心態。

其中以英國的態度最為積極,將可能做出顛覆性的動作。

英國和扶桑國正在協商新版本《日英通商航海條約》,各項條款已接近達成,估計不早於7月,不遲於8月將會正式簽署新條約,據消息人士透露;

在新版本條約中,英國放棄了租界和領事裁判權等殖民權益,同意日方提高英國貨物進口關稅,在各方麵都做了巨大讓步,以平等的關係與扶桑國簽訂通商條約。

這釋放出一個非常不妙的信號,就是倫敦非常注重與東京的關係,開始用平等的態度對待扶桑國,有意推其上位。

一來抗衡沙俄北犯勢力,二來用作試探大清國實力的先鋒,三來平衡崛起的大洋王國地區霸權,四來有意拓展扶桑國市場。

從近期美國的動向來看,雖然其口口聲聲說要保持中立立場,但言語間傾向性很明顯,態度極其曖昧,這恐怕是夏威夷事件的一個負麵作用。

德意誌帝國在威廉二世統帥之下,轉而屏棄前任首相俾斯麥重點在歐洲的政策,反而追求世界上陽光照耀下的殖民地,在非洲,在東亞,在南太平洋積極尋找可能的殖民點,展現出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

考慮到英德兩國的親密關係(僅僅是血緣上),威廉二世不可能反對英國的東亞政策,因為維多利亞女王是威廉二世的外祖母,英國皇儲愛德華七世是他的親舅舅,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德意誌帝國都不會反對英國的東亞政策,反而緊緊跟隨。

統一後的德意誌帝國經過20多年的高速工業發展,已經崛起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美國在1894年僅僅是工業產值超過英國,而非GDP超過英國),經過多年休養生息之後,開始對外露出猙獰的侵略麵目。

東亞的兩強之爭中,誰是弱者誰倒黴,會被隨後一擁而上的非洲鬣狗是成碎片。

而殖民大國法國由於在中南半島的利益和擴張需求,非常樂意看到日清兩國鬥得兩敗俱傷,因此非常奇怪的在於東亞政策上與英國保持了一致,那就是靜待事情演變。

最重要的角色是沙俄,由於當今沙皇重病在床恐不久於世,因此沙俄方麵沒有明確的態度,他們忙於宮廷爭鬥,暫時還顧不上插手東亞局勢。

我們外交部經過分析,認為沙俄方麵也樂見於日清兩國鬥的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

另外意大利,奧匈帝國全都對東亞局勢表示關注,就像非洲禿鷲一樣是標準的機會主義者,隨時準備在這場盛宴中分享殘羹冷炙。

陛下,世界列強都已經對大清虎視眈眈,在這種時候誰若打擾他們分享盛宴,將會直接傷害到歐美強國的利益,那麼就是全世界的敵人。”

一番言罷,陷入久久的沉寂之中。

想到大清國當前所處的險惡情況,真讓人感到後背發寒但又無計可施。

皺著眉頭考慮了會兒,李福壽無奈的說道;“好吧,繼續對東亞局勢保持高度關注,有任何新情況立刻彙報,另外給琉球水警區增加一個步兵團力量,防止扶桑國摟草打兔子,一轉手再把琉球王國給滅了,那可就虧大了。”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