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第761章衣食住行(1 / 3)

第二日上午

正值吳三柱休假,一家子人穿的光鮮亮麗出門逛街遊玩,把阿香也捎帶上了。

來到澳洲以後

大都市的迷人風情和充實的物質生活,簡直迷花了阿香這個土著女人的眼,她何曾見過如此的繁華盛景?度過最初幾天的不適之後,很快便沒心沒肺的喜歡上這裏。

聽說出去玩兒,高興的一蹦一跳跟在後麵。

街道上車來車往,人流如織,從人們的穿著打扮能看出誰是當地居民,誰是剛來不久的移民,街道上常能看見白人,偶爾還能見到一兩個拖著辮子的清國人。

當地居民無論是白人還是華人男性,大多穿著筆挺的羊毛呢質地西裝或是青年裝,也有少部分人穿著大絆扣的絲緞唐裝,舉止矜持有禮,臉上充滿了自信神色。

女人多是穿著羊毛呢的套裙或者是西洋裙裝,就是那種腰身收的極緊,裙擺蓬鬆擴展開來的巴黎新款,這種西洋裙製作繁瑣,用料高檔,必須要專門定製才行,配上頭上戴的女式小禮帽和花洋傘,顯示出家境優渥。

能夠這麼穿著的富家小姐肯定有汽車,否則走不了多遠就累了。

街道上的行人有一多半都是光鮮穿著,神態悠閑,他們是這座大都市的居民,還有一些穿著布衣的人來去匆匆,則大多是新移民。

新移民還屬於辛苦積累階段,還沒有在大都市紮下根來,很多人做了一份工之後還要兼職一份工,盡力多賺些錢,祈求早日能夠在大都市定居下來,供一間屋娶上媳婦。

新移民除了睡覺就是忙忙碌碌工作,不努力的人在大都市可立不住腳。

所以,他們平時不會穿筆挺的羊毛呢服裝,穿著布衣便於做事,做完一份工就匆忙趕往下一個工作地點,吃飯都是在路上隨便買一點解決。

羊毛呢服裝弄髒了可不好洗,那得送到專門的洗衣房去洗,費錢費力還費時間。

澳洲是世界羊毛主產地,毛紡織業極其發達,除了紅河紡織總公司這樣的巨無霸大企業之外,還有數以百計的大大小小紡織廠,染整廠,品種豐富多樣,可選擇性極強。

所以,澳洲本土毛呢服裝價格不貴,棉布衣服價格不便宜。

兩相比較之下

群眾更喜歡輕薄柔軟,保暖性強,更加高檔的羊毛呢服裝,近年來國內市場急劇擴大,已成為服裝消費的主流。

會過日子的家庭主婦常會說;扯布做一身棉布衣裳得十幾塊銀洋,那還不如多添一點錢買身毛呢衣裳,那穿起來多有麵子?

從價錢上說

大洋帝國澳洲本土不產棉花,棉布大都是來自於非洲莫桑比克,還有少部分的英國棉布和花旗國棉布,價格相差不大,都是在每匹8角至一元銀洋之間。

一個男人做身長袍需要8匹布,加上手工和棉花物料,怎麼著也得11~12塊銀洋,所以做成棉布衣服並不便宜。

要是購買羊毛呢大衣的話,最普通的那種含六成羊毛的料子,差不多也就是20來塊銀洋一件(1英鎊左右),以普通居民的平均收入來看,一點也不貴。

當然了,這隻是產地價格,若運到呂宋群島最少還要增加三成,運到索馬裏得翻一倍,運到歐洲市場價格翻三倍到4倍。

這與帝國本土市場不同,進入歐洲市場有很多稅收和費用,還有生意合作夥伴,碼頭儲存與運輸費用,分銷渠道等等的利潤和費用,再加上高昂的遠洋海運費用,本土生產商如此勞心勞力肯定要多賺一些,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羊毛呢大衣價格的區別就在廠牌與羊毛含量上,純羊毛的服裝價格比6成毛滌混紡要高上好幾倍,著名廠牌的成衣溢價更高。

最昂貴的是私人定製,那價格可就沒數了,幾百銀洋一件的情況都不鮮見。

人民幸福感如何,那得看對比。

大洋帝國的移民絕大多數來自於神州大地,現如今情況怎樣呢?

1899年(清光緒25年)

清朝人口達到四萬萬二千萬之巨,相比較原來曆史時空並沒有減少,再加戰亂頻仍,連年自然災害,想吃口飽飯已是奢侈。

為何移民到大洋帝國超過2500萬人,大陸人口還有那麼多?

細究其原因

在於清朝龐大的人口數量,每年僅僅因為自然災害或家庭困難養不活而夭折的孩子,數量就非常驚人,年均移民澳洲百萬規模影響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