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第957章軍事戰略(2 / 3)

,為此不惜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一旦沙俄下場,那麼英法等國必不會袖手旁觀。

所以,如果不能控製巴爾幹地區的戰火,就有可能演變成為一場戰火波及全歐洲的慘烈混戰。

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沙俄能否克製得住侵略衝動?”

李柱柱元帥對巴爾幹問題研究的很透徹,說的話都能講到點子上。

李福壽滿意的點點頭,若原來曆史沒有改變,第1次巴爾幹戰爭就發生在1912年,距離現在也不過一年多時間。

這場戰爭就像李栓柱元帥所說的一樣,是幾個巴爾幹小國共同討伐腐朽的奧斯曼帝國,結果打了個大勝仗,將想占的和不想占的領土全都納入囊中。

在第1次巴爾幹戰爭後,緊接著又發生了第2次巴爾幹戰爭,這一次是因為分贓不均,幾個巴爾幹小國自己又打了起來。

這兩次巴爾幹戰爭都有機會引爆世界大戰,但是英法等國保持了相當的克製,又勸阻了俄國的衝動,總算安穩度過危機。

誰知道,椅子還沒坐熱,來自貝爾格萊德的槍聲再次點燃了巴爾幹導火索,這次誰都沒辦法了,隻有手底下見真章……

以李福壽如今所處的高位縱觀世界風雲,他明白,試圖打破舊有世界格局的第1次世界大戰必然會爆發,隻不過時間遲早而已。

時間來到了1910年底

英國和德國之間的軍備競賽愈演愈烈,都在瘋狂的建造戰列艦,瘋狂的武裝軍隊,英國已服役和在建的戰列艦總數已經達到63艘,德國已服役和正在建造的公海艦隊戰列艦達到49艘,這兩個國家依然在不停的提出新的艦艇建造計劃,似乎有刹不住車的感覺。

穀  英國在拿到北美的外快之後底氣更足,正在醞釀超級無畏艦計劃,海軍部第一大臣麥肯基公開呼籲;一年建八艘,不能等待。

1910年,英德兩國的海軍軍備競賽達到了白熱化。

在這一年,英國開工建造了3艘“俄裏翁”級戰列艦,2艘“不倦”級和1艘“獅”級戰列巡洋艦,並計劃再建造六艘“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德國開工建造了4艘“皇帝”級戰列艦和1艘“毛奇”級戰列巡洋艦。

這麼多主力艦再加上巡洋艦,驅逐艦和其他艦艇,幾乎占滿了兩國的大大小小船塢,上演了瘋狂的軍備競賽。

可不是米國一次性發狠建13艘戰列艦,而是持續好幾年的軍備競賽,到現在也沒有看到終結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

在德國從大洋帝國進口大量陸軍裝備協議簽訂之後,英國也購買了野狼輕型坦克生產線和技術,並且下達了500台的現貨訂單。

現在大洋帝國有能力生產坦克的紅山重工和東方紅機械公司正在開足馬力日夜不停的生產,並且調試新的裝備和生產線,以滿足來自世界各國的需求。

除了英、德、奧匈等國,還有日,俄兩國也咬咬牙各買了100多台輕型坦克,數10台中型坦克,此外還有智利,巴西等國的小額訂單,如今大洋帝國的軍工業是風風火火,產品供不應求。

經曆了北美戰爭

獵豹中型坦克技術已經無法保密,好在大洋帝國手裏還有T-2坦克,正在研製中的 T-5重型坦克也有了眉目,目前正處於組裝試驗樣車階段。

下一步,就是進入實驗場驗證各項性能,然後一項一項排除設計缺陷,這是一個長期而繁瑣的過程,大概要經曆8~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有中有糧,心中不慌。

秉承著帝國皇帝提出的“裝備一代,發展一代,預研一代”的軍工武器發展原則,在軍事領域提前搶跑了許多年,大洋帝國研發坦克、飛機、潛艇的實力毋庸置疑,技術含量和水平都是世界領先。

在火炮和海軍艦艇裝備的研發生產能力也屬於世界頂尖水準,僅次於英國,與德法等國處於一個水平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