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在工地上幹著活,對於我來說,工地就像我的第二個家一樣,那樣的從容自得!每天也就是搬磚,攪拌水泥和幹一些很髒很累的活兒。不過我也樂在其中,畢竟自己也是農村的,幹這些活也水到渠成!
在工地上,父親一直都有四舅打下手幫襯,這兩年在工地上父親的一幫建築隊一直也還不錯,也陸續還了一些工友們的錢,他們也都願意一直跟著父親幹,畢竟很多的小老板都是一看掙不到錢,卷鋪蓋就跑掉了。很多農民工幹了一年最後老板跑了,一年也就白幹了。但是我父親不一樣,是村裏白手起家,帶著附近幾個鄉裏鄉親的在幹活,工資年底都會及時兌現,所以很多人寧願父親開的少點,也願意跟著父親做工!
四舅一直都跟著父親做工,之前父親在工地上投資失敗,四舅也有參與,也賠了一些錢!不過農民都是老實本分的人,四舅不像其他的那幾個親家,來家裏搬家電充當工錢!父親欠了四舅幾千塊,好幾年四舅也沒有要回!
說起四舅,就不得不提起我姥姥家的境況!這是一個見證曆史的家族,家族的興衰見證了國家的發展也見證了人間的冷暖人情!
清末民國初,在淮南附近的鎮子都會有一家靠著販賣草藥的中醫藥鋪!這就是當年姥爺家的其中一家分鋪!這樣的鋪子老祖父家還有十幾家!老祖父兄弟三人都是當地逃難來的老郎中!
在哪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人民生活的非常疾苦,時常發生戰爭!但往往也是人們發大財的時機。兄弟三人自北平逃難來到了淮南後,靠著過硬的醫術本領,給一些有錢大戶人家看病賣藥,漸漸把名聲打了出來!慢慢地靠著給人看病販賣草藥,積累了一些資金。
兄弟三人合夥開了一間中藥鋪子,在壽縣城裏開啟了創業時代。壽縣,別稱壽州、壽春。淮南市下轄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遊南岸,東鄰長豐縣,北與淮南市區、鳳台縣毗鄰,西靠霍邱縣,南與六安市、肥西縣相連。當年壽縣是是一個軍事重地。
戰事平凡,給草藥帶來了一定的發展,周邊需要大量的醫藥都需要到北方進行倒賣!三兄弟經過了層層的關卡,打通了一條進貨的暗道,每天都有一批批的貨物運到城裏進行販賣!
漸漸地鋪子越做越大,招收的夥計也越來越多!三兄弟就一合計開了兩家分店,三兄弟各自經營,沒成想三個鋪子生意一直都很好,漸漸的發張成為當地的一家大戶。
兵荒馬亂的時代,住在城裏是不安全的,必須要有自己的地盤,三兄弟一合計,就來到了淮河河畔的一個的一塊窪地,那個時候淮河還沒有淮河壩子,幾乎每年雨季都會有一個地方被水淹掉!每到雨季,大片的莊家都會被水淹沒!三兄弟看中了這大片的土地,因為經常發生澇災,花了很少的錢就買來了大片的土地!
同時也在靠近窪地的地方買了一塊高地,蓋上了一個宅子。兄弟三人決定好好經營這片低窪,利用每年上半年的季節在大片的窪地上種麥子!發動當地的農民給工錢幫著種植,千畝的小麥在當年年份好的時候是很不錯的。第一年就獲得了大豐收!到了雨季,麥子早已收完,利用雨季發生澇災的機會,打上壩子囤積了大量的水,搞起了養殖產業,雖然沒能掙錢,但已經把損失降到了最小!
後來三兄弟的藥草鋪子越開越多,同時家裏的良田也越囤越多,良田居然都有了近千畝的地契!老宅子也越蓋越大。之前逃難的本姓氏知道了三兄弟在這裏發家致富都過來投奔,漸漸的形成了一個以盧家大院為中心的莊子!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就被叫做了盧家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