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欣得了胃病必須找出方法進行醫療,我不相信西醫能會在短時間內治好他,我愛他,我不想看見她有任何的傷痛出現在她的身上。我要用我的方法讓她在短時間內盡快恢複如初。
胃病是需要調養才能逐漸好轉的,但是夢欣在家不會待多久,我又沒有可以說服她的理由讓她留下來。我也不能告訴她她現在身體的真實情況,我害怕她的身子會惡化下去。
說起胃病,我們國家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到了現代,有腸胃病的人越來越多,誇張點的說法“十人九胃”現在正在逐漸成為現實。很多人腸胃脾弱的病大部分原因都是人們的生活壓力變大了,生活上飲食多樣化、不規律,特別是一些打工一族,常常不吃飯或者草草吃飯,還有就是一有病就到醫院開藥,而大部分時候都是開抗生藥物,這樣濫用抗生素,增大了誘發胃病的幾率。還有就是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缺乏鍛煉。
我翻遍了關於脾胃的治療方麵的手記,姥爺也幫過很多人治療過胃病,但是那些方法都屬於長時間的溫養以及配合著食療和針灸以及中藥,長時間的調理,再加上之後的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會徹底擺脫脾胃病的困擾。胃病難治,很多人覺的治療周期長,見效慢,很容易就放棄了,但是別放棄,找對病因,找對方法,及時調整心情、合理用藥、揉腹按摩、調整生活習慣,胃病痊愈就會有很大希望。
中醫治療胃病,我們中醫認為胃脾各為表裏,互為陰陽,五行相生相克。
中藥製劑不僅對脾胃有綜合治療補益作用,而且能調和肝胃,因果皆治。中藥治療胃病,具有治療與調理雙層作用。獨到組方能夠直擊病灶,驅除病氣。中藥天然成分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因此能修複破損的胃粘膜,消除胃病反複發作根源,因而複發率低,療效持久。中藥取之於天然,避免了化學藥物的毒副作用,服用安全。中藥不致使細菌產生抗藥性,人體也不會對中藥產生依耐性。患者選用中藥治療胃病的關鍵,是持續治療。
胃病患者,往往胃黏膜血流量減少,黏膜細胞缺血、缺氧,能量產生不足,直接影響到胃黏膜的防禦能力,致胃黏膜的防禦屏障機製削弱,加之胃酸及胃蛋白酶等攻擊因子的侵害,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及潰瘍發生。上述胃黏膜血流量的病理變化,與中醫的“久病入絡”的理論完全相符。
而中藥方麵,丹參、三七、大黃可以活血化瘀,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強胃腸黏膜血液循環,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改善缺血、缺氧和營養缺乏狀態,利於損傷粘膜的再生與修複。
除了使用藥物以外還要進行食療方法,我拿起了我平常準備開藥方的信紙,這是我特地準備的,我也要學著姥爺那樣在行醫過後都要把治療病人的方法和經過進行記錄下來,我現在學習醫術,就是因為仗著姥爺留下來的行醫手記進行自學的,我覺得這個方法非常好,就像寫日記一樣記錄生活中的點滴。
“嗯,食療的話,應該第一個應該是白芍石斛瘦肉湯”我心裏想著。正好姥爺的手記中記錄著幾種養胃湯藥,我拿起信紙記下這個湯藥的配方和製作方法。
這個“白芍石斛瘦肉湯”有很好的養陰補血作用,適用於胃病陰血不足者,症見麵色蒼白、眩暈、心悸、口渴、舌淡等。豬瘦肉250克,白芍12克,石斛12克,紅棗4枚。把瘦豬肉切塊,白芍、石斛、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煎沸後,文火煮1~2小時,調味即成。
還有一種“太子參燉雞”,這個湯非常的好,慣性便秘是很多胃病人的常見現象,由於大便秘結、食欲不佳而出現形體消瘦,這時可用太子參燉雞來調理。可以起到益氣健脾養陰。補氣健脾,益陰生津,對脾虛氣弱、胃陰不足引起的體倦乏力、飲食減少、口渴咽幹、形體消瘦有效。雞肉90克,太子參30克,淮山藥15克,生薑3片。將雞肉去肥油,洗淨切塊,太子參、淮山藥、生薑洗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燉盅內,加清水適量,文火隔水燉1~2小時,調味即成。功效:益氣健脾養陰。
“麥門冬粥”,麥門冬可養陰生津,對肺燥、幹咳、少痰等症效果較好。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用於治肺燥幹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幹口燥、便秘等病症。麥門冬含多種甾體皂甙、胡蘿卜素、粘液質、糖類、B -穀甾醇、豆甾醇等成分。將其熬粥可作為養顏美容調理以及孕婦滋補食用。麥門冬30克,粳米100克。先用麥門冬煎湯,去渣取汁備用。將粳米淘洗幹淨,加水適量煮粥,待粥快好時,加入麥門冬汁及適量冰糖,調勻稍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