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她調到遠的一點的地方擔任閑職,離開之後她可以跟鄉野村夫成親生子,過她想過的日子。”
“遠一點的地方?”
齊暄帝在心中盤算起來,是讓她去江北扮作平常人盯著那兒的世家豪族,還是去邊關盯著外族,或者……他忽然想到一個絕好的地方。
會是江北還是邊關呢?在齊暄帝猶豫的時候,吳莎也在猜測著。
她知道的太多了,除非齊暄帝是那種對人沒有半點猜忌之心的,不然絕不會就這麼讓她隱退,如果換心黑一點的皇帝說不定正計劃把她給除了。她也是考慮再三後,才直接跟齊暄帝表達了自己想提前退休的心願,而不是直接遁走。齊暄帝現在還不是那等黑心的,朝中又太平,她提了也沒事,等她遠離了權力中心,她所知道的秘密也不再是秘密的時候,她就此消失也不會招來齊暄帝的震怒。
比起貧瘠寒冷的邊關,吳莎更希望齊暄帝把她派去富庶的江北,她可以在那兒開家酒館掩飾身份,說不定還能遇上落難的江湖俠客或者敢於跟世族叫板的耿直差役,還有那些有誌卻無法實現的庶子們。她想去江北的另一個原因,是江北的絲綢脂粉比貢品還好用,既然要穿回女裝了,當然得買些好貨,也算對得起這些年來走在刀尖上的日子。
除了一出生就擁有記憶,她並沒有其他金手指,能夠順利地複仇並且走到今天這一步,全靠她裝著什麼也不知道,沒讓前首領起過一點疑心,加上她知道一點現代化妝的小知識,靠易容完成了好幾次艱巨的任務。說是小知識,也不過是以前常在網上看人化各種電影中的特效妝學來的,她其實知道的也不具體,卻得了一個“千麵殺神”的綽號,可見這個時代的易容術有多普通。
當吳莎每一次聽說自己重生的地方是大齊,她還以為是到了春秋戰國。很快她就發現這個大齊與她所知的齊國相差堪遠,大齊建於漢朝之後,差不多是在東漢時期,在大齊之前有一部分曆史跟她所知的不同——漢武帝的繼任者是衛子夫的兒子劉據而不是劉弗陵,活得也比她所知的要短。
不管漢朝後來誰當了皇帝,西漢還是毀在了政治腐敗土地兼並上,最終被外戚篡了權,又讓山東徐氏占了便宜奪得了天下。
徐氏前麵兩代皇帝深知外戚和氏族之患,一直在想辦法擺脫這樣的局麵,齊暄帝是大齊第三任皇帝,也曾深受外戚之害。他的原配也就是當今石皇後出身平平,當初他聲名不顯,也沒有大家族的嫡女肯嫁給他,他對家勢不顯的皇後也沒有不滿。隻是他繼位後,石皇後在管理後宮上總是出錯,加上朝臣施壓,他不得不添了一個出身顯赫的妃子良妃。